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896篇
  免费   24790篇
  国内免费   14183篇
耳鼻咽喉   2606篇
儿科学   4530篇
妇产科学   1501篇
基础医学   14281篇
口腔科学   4724篇
临床医学   31581篇
内科学   21883篇
皮肤病学   3080篇
神经病学   4914篇
特种医学   9229篇
外科学   23421篇
综合类   72990篇
现状与发展   7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0781篇
眼科学   2807篇
药学   32570篇
  357篇
中国医学   25001篇
肿瘤学   10542篇
  2024年   850篇
  2023年   2984篇
  2022年   7735篇
  2021年   9792篇
  2020年   8824篇
  2019年   4431篇
  2018年   4807篇
  2017年   7002篇
  2016年   5213篇
  2015年   9556篇
  2014年   12957篇
  2013年   16547篇
  2012年   23737篇
  2011年   25086篇
  2010年   22900篇
  2009年   20972篇
  2008年   21289篇
  2007年   20318篇
  2006年   18213篇
  2005年   14710篇
  2004年   10168篇
  2003年   8215篇
  2002年   6229篇
  2001年   5800篇
  2000年   4488篇
  1999年   1556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2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18篇
  1958年   13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2篇
  194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猴头菇发酵茶安全性检测及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猴头菇发酵茶的安全性并观察猴头菇发酵茶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猴头菇发酵茶安全性测定按GBl5193.1-9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要求进行;用酸度计测定大鼠胃液pH值。结果:猴头菇发酵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5.11g/kg,且无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不同剂量的猴头菇发酵茶对大鼠胃酸分泌有促进和抑制的作用。结论:猴头菇发酵茶安全无毒,高剂量时对大鼠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Relapsing bacterial meningitis in adul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elapsing bacterial meningitis is a rare condition, diagnosedin eight patients between 1981 and 1993 at our institution.These accounted for 3.4% of 234 adult patients with blood and/orcerebrospinal fluid culture-proven bacterial meningitis. A reviewof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from 1966 to the presentrevealed only five further adult cases of relapsing bacterialmeningitis with in-depth case histories. Of these 13 total patients,nine were female and four male, aged 17–61 years. Tenwere neurosurgical patients. Gram-negative bacilli, especiallyKlebsiella species, were the commonest micro-organisms identifiedfor both the initial episode and the relapse of infection. Threepatients died in the course of relapse. Four or more weeks ofantibiotic therapy may be needed to treat post-surgical patientswith Gram-negative bacillary meningitis. Even a normal cerebrospinalfluid study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of bacterial meningitisis not a guarantee of freedom from relapse.  相似文献   
993.
反义局部粘着斑激酶抑制肝癌侵袭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反义局部粘着斑激酶 (FAK)脱氧寡核苷酸 (ODN)转染对Bel740 2肝癌移植瘤侵袭性生长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LipofectAMINE介导的反义FAKODN转染Bel 740 2肝癌细胞株后 ,于 6只裸鼠双侧颈背部、髋部共 4处皮下接种 ,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 ,并行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MMP2与TIMP2表达的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结果 反义FAKODN转染使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抑瘤率为3 5 .7% ;MVD在反义转染组 ( 9.5 99± 1.2 84)显著低于对照组 [( 13 .915± 2 .618) ,P <0 .0 5 ] ;MMP2表达在反义转染组 ( 0 .199± 0 .0 61)显著低于对照组 ( 0 .42 1± 0 .118) ,TIMP2表达在反义转染组( 0 .461± 0 .15 3 )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2 98± 0 .10 4) ,P <0 .0 5 ]。结论 信号转导分子FAK表达阻断可显著抑制Bel 740 2肝癌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侵袭性生长 ,病理性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及MMP2、TIMP2表达改变与其抗肿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对比观察2型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损害标志物,分析其与白蛋白尿相关性。方法 6 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 ,同时以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Ⅲ组) ,分别检测其循环内皮细胞(CEC)、vonWillebrand因子(vWF)、内皮素- 1 (ET - 1 )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DM患者CEC、vWF和ET - 1明显增高,尤其是DN组(P <0 .0 5 ) ,各指标间以及与尿白蛋白排泄呈正相关。结论 2型DM患者在出现白蛋白尿前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其白蛋白排泄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当前社区居民中健康认知和主要健康相关行为,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浦区8个街道117个居委2546名居民分别召开座谈会,讨论并分析健康认知与健康相关行为。结果在2546名居民中对健康有正确认识的948人,占37.2%.自我评价身体状态为健康的531人,占20.9%,个人不健康行为位于前三位的是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运动。团体不健康行为位于前三位的是出售不健康食品、食品污染和公共场所脏乱。结论健康相关行为受多因素及其多水平的影响,必须运用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念,采纳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的观点,结合相关学科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96.
苦参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HB,随机分为A、B二组。A组 采用苦参素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 转率分别为85.00%、31.67%、33.33%,B组分别为61.67%、15.00%、16.67%(P<0.05)、A组血清中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LN)、IV胶原(IVC)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为133.26±43.82、146.45±21.62、75.34±25.26 及5.56±2.36,B组分别下降为151.10±51.57、158.15±32.22、86.33±24.82及6.64±2.27(P<0.05)。结论  苦参素有明显抗病毒、抗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价COX-2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6例早中期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OX-2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根据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所有病例被分为COX-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有32例(25.4%),低表达组有94例(74.6%)。COX-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均无相关。然而,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组之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P=0.0067),COX-2高表达组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潜在的预后因素中(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是否转移、Dukes分期、COX-2表达),COX-2表达和Dukes分期可作为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独立预后因素,COX-2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高表达的COX-2与肿瘤复发、特别是血行转移显著相关,COX-2的检测町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琐后判断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获得SENV-D亚型ORF1-C端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及诊断、治疗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法从SENV阳性血清中获得SENV-DORF1C端基因,测序验证后,构建了pQE30-SENV-D重组表达质粒,并经过转化E.coli M15,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结果.结果:获得了正确序列的SENV-D亚型ORF1-C端蛋白基因序列,表达出Mr约为38×103的蛋白.表达蛋白能与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论:成功获得并表达了SENV-D-ORF1-C端蛋白,并经Western blot印迹法证实能与阳性血清中的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有可能用于检测SENV-D抗体.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疫情监测及早期发现感染者的抗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定性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2004年收治的病因明确的15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及腹水标本,分为门脉高压性和非门脉高压性。腹水呈混合型表现有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1例、肿瘤4例,其中合并肝癌3例)。腹水总蛋白(AFTP)≥25gL,腹水密度≥1.1018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SAAG≥11gL诊断为门脉高压相关性腹水,SAAG<11gL为非门脉高压相关性腹水。结果以SAAG<11gL为诊断标准判断腹水为非门脉高压性的准确率为91.3%,而AFTP为62.2%,P<0.01;混合性腹水5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或肿瘤患者(应属于门脉高压性腹水、渗出液),SAAG的诊断准确率为100%(55),而AFTP的诊断准确率为20%(15)。结论SAAG直接反映了门脉压,建议在腹水的定性分类中用SAAG取代既往的渗出-漏出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