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95篇
  免费   3421篇
  国内免费   2210篇
耳鼻咽喉   312篇
儿科学   604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2007篇
口腔科学   523篇
临床医学   4175篇
内科学   2774篇
皮肤病学   360篇
神经病学   704篇
特种医学   1179篇
外科学   3749篇
综合类   10273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098篇
眼科学   307篇
药学   4344篇
  31篇
中国医学   3876篇
肿瘤学   162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1008篇
  2021年   1322篇
  2020年   1162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656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1277篇
  2014年   1808篇
  2013年   2315篇
  2012年   3434篇
  2011年   3512篇
  2010年   3269篇
  2009年   2845篇
  2008年   3025篇
  2007年   2905篇
  2006年   2566篇
  2005年   2057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822篇
  2001年   790篇
  2000年   61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7 毫秒
99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早期进行性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晚期则多以关节软骨破坏及骨侵蚀为主要病理特征。RA病因复杂,病理机制至今未明,发病率高,5年期致残率高。Th17细胞作为CD4+T细胞的亚群之一,其分泌的IL-17、IL-21等促炎性细胞因子,在RA关节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破坏及骨侵蚀等多个病理环节均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Th17细胞参与RA关节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破坏及骨侵蚀病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以期为RA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以Th17细胞为作用靶点的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牛、羊和其它动物所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肿胀、坏死为特征。世界上所有养牛的国家均有本病的发生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全球的养殖业尤其是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影响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出现湿疹样改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4月就诊于空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41例,通过制订病例调查表记录患者信息和病情变化情况,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记录皮损图像信息,应用SPSS16.0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1例中,出现湿疹样改变122例,发生率为50.6%;出现湿疹样改变与未出现湿疹样改变的患者在皮肤类型、瘙痒评分及疾病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家族史、病程及皮损形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自觉瘙痒感强烈、皮肤干燥或处于进展期时,皮损易出现湿疹样改变,在治疗早期应当重视口服止痒药物及外用保湿剂,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促进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假体置换术,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股骨短柄假体与常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我院股骨中空多孔股骨假体相关参数建立两种髋关节股骨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5.7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两种假体植入后的应力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柄假体所受最大mises应力较常规股骨假体明显减小;力学传导模式仍为远端应力集中,最大mises应力仍出现在张力侧。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中短柄假体力学特性优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的复发率、支架内狭窄率、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方法 4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术后3年以上接受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架内狭窄3例,其中1例出现载瘤动脉慢性闭塞.复发5例,其中1例为小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体可见部分显影;4例为超过1.5 cm的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大型动脉瘤,栓塞后半年随访发现,动脉瘤内弹簧圈压缩,瘤体再度显影,该4例中有3例经过2次栓塞后即时显影消失,但仍有2例3年随访动脉瘤体再度显影,另1例拒绝2次栓塞,继续随访中.3年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栓塞后动脉瘤再破裂.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复发率低,支架内狭窄发生率不高,长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SAD)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症状性S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增强CT和CTA检查显示15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腹腔干动脉夹层,1例脾动脉夹层。5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1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ESP)治疗患者中2例行ESP联合肠切除术,2例行置管溶栓联合ESP治疗;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2~74个月,平均19.1个月。 ESP治疗患者腹部疼痛及血便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腹痛复发;CTA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位置良好,无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个月因脑卒中死亡。结论症状性SAD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TA检查能确诊大多数病变,但要注意不典型表现;ESP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TACE联合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48例。根据PVTT部位,分为门静脉主干癌栓(A型)、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B型)和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癌栓(C型)。根据粒子是否植入到PVTT内,分为癌栓内直接植入法(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其粒子植入到癌栓周围1.7 cm内的肝实质或肿瘤内,癌栓周围植入组)。比较不同类型PVTT及不同植入方法的癌栓控制率(DCR)、癌栓进展时间(TTP)及患者总生存率(OS)。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TACE及粒子植入治疗。A、B、C型PVTT患者,中位OS(mOS)分别为8、11.5和1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癌栓DCR分别为61.5%、70.8%和72.7%(P=0.548),肝内肿瘤DCR分别为69.2%、75.0%和81.8%(P=0.483);癌栓中位TTP分别为4.5、8和11个月(P=0.030),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5、9和9.5个月。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组的mOS分别为10和11.5个月(P=0.239);癌栓DCR分别为69.2%、68.2%(P=0.591),肝内肿瘤DCR分别为73.1%和77.3%(P=0.502);癌栓中位TTP分别为7和10个月(P=0.276),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8和9.5个月(P=0.089)。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癌栓内直接植入法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对PVTT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颌垫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35例(49侧)髁突骨折患儿。男25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14例,暴力伤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30 d,平均6.8 d。除3例不配合患儿外,其余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张口受限,最大开口度为(22.74±7.22)mm。按部位分左侧髁突骨折12例,右侧9例;双侧14例;按骨折线分为囊内骨折35侧,髁突颈部骨折10侧,髁突颈下骨折4侧。采取口内上、下颌前牙区颌骨内植入4枚牵引钉并悬挂橡皮圈以达到颌间弹性牵引,配合使用患侧磨牙区加厚的颌垫;治疗后1个月拆除牵引钉及颌垫,并定期复诊。结果治疗期间除1例出现牵引钉松脱外,余均无牵引钉相关并发症发生。3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10个月,中位时间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最大开口度为(38.82±2.02)mm。4例出现轻度关节弹响,6例出现开口时下颌偏斜。影像学检查示,24例(32侧)髁突骨折完全改建,余11例(17侧)至末次随访时髁突骨折中度改建。结论利用颌间牵引钉的前牙区弹性牵引,配合磨牙区颌垫是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胫神经近端肌支转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为手术治疗高位腓总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尸体双下肢标本以及由3例高位截肢术患者自愿捐赠的新鲜下肢标本(左侧2具、右侧1具),解剖腘窝部各神经,测量胫神经3条运动分支(比目鱼肌支和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长度、直径及其发出点至腓总神经分支点的距离,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长度及直径,评价各条运动支与腓深神经束行无张力吻合的可行性。切取以上神经分支行HE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计数神经纤维。结果大体解剖观察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及比目鱼肌支发出点至腓总神经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71.44±2.76)、(75.66±3.20)、(67.50±3.22)mm;以上各分支以及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长度分别为(31.09±2.01)、(38.44±2.38)、(59.18±2.72)、(66.44±2.85)mm,直径分别为(1.72±0.08)、(1.88±0.08)、(2.10±0.10)、(2.14±0.12)mm。组织学观察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运动神经纤维数分别为(2 032±58)、(2 186±24)、(3 102±85)、(3 512±112)根。比目鱼肌支直径以及运动神经纤维数与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相似(P0.05),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P0.05)。结论胫神经腘窝部3条运动神经分支均可直接转位吻合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修复高位腓总神经束损伤,其中比目鱼肌支为首选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