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罗格列酮钠在2种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钠在2种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方法: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3,6,12μmol·kg-1)和马来酸罗格列酮(6,12μmol·kg-1),qd,连续14d后,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及葡萄糖耐受量.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10,30μmol·kg-1),qd,连续6周后,测定胰岛素耐量.血清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在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上,罗格列酮钠3,6μmol·kg-1组和马来酸罗格列酮6,12μmol·kg-1组的空腹血清葡萄糖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钠3μmol·kg-1与马来酸罗格列酮6μmol·kg-1组的葡萄糖耐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较模型对照组分别下降38%和31%.在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罗格列酮钠10μmol·kg-1组有显著的胰岛素增敏作用,而30μmol·kg-1组未见效果.结论:罗格列酮钠在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和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上,均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的降糖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或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用Bliss法计算LD50值.大鼠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马来酸罗格列酮进行最大耐受量实验,存活动物在给药后d6,用Kinetic法、溴甲酚绿法和双缩脲法,日立70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肝功的血浆生化指标.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罗格列酮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为619.2μmol·kg-1(相当于234.7mg·kg-1),雌雄鼠死亡未见明显差异.小鼠灌胃罗格列酮钠的LD50值为6 343μmol·kg-1(相当于2 404 mg·kg-1),雄性鼠死亡率略大于雌性.罗格列酮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大鼠灌胃6 343μmol·kg-1(分别相当于2 404和3 000mg·kg-1),罗格列酮钠动物死亡率为20%;马来酸罗格列酮未见动物死亡.罗格列酮钠7 916μmol·kg-1(相当于3 000mg·kg-1)组动物死亡率为45%.给药后d6,两组动物各项血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别.结论:罗格列酮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的急性毒性相似.  相似文献   
33.
目的:用行为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胍丁胺(Agmatine)的抗焦虑作用。方法:在小鼠明暗穿箱试验和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以及在大鼠Vogle饮水冲突试验及大鼠群居接触试验等经典焦虑模型上观察了胍丁胺的抗焦虑作用。结果:在小鼠明暗穿箱模型上,首次发现单次皮下给予弧丁胺80mg.kg^-1,多次皮下注射或灌胃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单独给予组胺锌、组胺锌伍用抗抑郁剂(丙咪嗪、文拉法辛和氟西汀)在大、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的抗抑郁效应。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分别腹腔注射给予丙咪嗪,皮下注射给予文拉法辛、组胺锌,24小时内给药3次后观察以上药物对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接着采用大、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两种模型,研究丙咪嗪、文拉法辛和氟西汀配伍不同比例组胺锌对动物不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纳洛酮对清醒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观察了纳酮对清醒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实验显示:纳洛酮0.1mg/kg与氢化可的公10mg/kg对血压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去甲肾上腺素0.025mg/kg仅对血压有一过性升高。纳洛酮1.0及2.0mg/kg可使血压升高3.5-3.7kpa,持续30-60分钟,动物存活率平均提高75%,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果表明,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低血压治疗有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本文观察了纳洛酮对清醒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实验显示,纳洛酮0.1mg/kg与氢化可的松10mg/kg对血压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去甲肾上腺素0.025mg/kg仅对血压有一过性升高。纳洛酮1.0及2.0mg/kg可使血压升高3.5-3.7kPa,持续30-60分钟,动物存活率平均提高75%,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果表明,纳洛酮对失血性休克低血压治疗有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考察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正常人体耐受性。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7组,分别参加单次静脉注射甲磺酸托烷司琼3,6,12mg组以及分别po3,6,12,24mg*d-1,连续5d。结果2种剂型在所试剂量范围内都可耐受。对于神经系统、心血管、肝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影响;≤6mg  相似文献   
38.
研究6β-纳曲醇单次和连续肌内注射给药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Beagle犬 (n = 4) 肌内注射6β-纳  曲醇0.2 mg·kg−1, 每日1次, 连续7日。用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6β-纳曲醇浓度。Beagle犬单次 (第一次) 及连续给药 (最后一次) 后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均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R2 > 0.999), 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α (0.26 ± 0.23) 和 (0.19 ± 0.18) h, t1/2β (4.77 ± 1.65) 和 (5.79 ± 1.50) h, Cmax (81.65 ± 5.61) 和 (79.82 ± 10.5) ng·mL−1, tpeak (0.27 ± 0.07) 和 (0.18 ± 0.08) h, CLs (1.20 ± 0.06) 和 (1.12 ± 0.07) L·kg−1·h−1, V/Fc (1.94 ± 0.15) 和 (2.10 ± 0.27) L·kg−1, AUC0−t (166.82 ± 7.68) 和 (173.23 ± 9.49) ng·h·mL−1。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连续给药期间, 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79.03 ± 10.3) 和 (1.50 ± 0.93) ng·mL−1。结果显示, 6β-纳曲醇在犬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得到了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连续给药对原形药物代谢过程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道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道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有关。本病的急性发作多和合并细菌感染有关,重症感染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常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我科2006年-2007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严重感染患者32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考察国产甲磺酸托烷司琼正常人体耐受性。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7组,分别参加单次静脉注射甲磺酸托烷司琼3,6,12mg组以及分别po3,6,12,24mg.d^-1,连续5d,结论:2种剂在所试剂量范围内部可耐受。对于神经系统,心血管,肝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显影响;℃6mg.d^-1出现口干,便秘或偶有头痛,耳鸣;口服12,24mg.d^-1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焦虑,腹痛,头晕,嗜睡,鼻塞等;单次静脉注射12mg主要不良反应为焦虑,头晕,腹痛;有1例皮疹。结论:根据耐受性试验结果,建议临床采用d1 6mg iv;d2-d6 6mg po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