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由美国的Reiley等设计并于1998年得到FDA批准应用于临床[1].作为脊柱外科微创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疼痛缓解迅速的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常用治疗手段.我科自2007年至2009年3月应用PKP术,结合中药益肝肾、补气血治疗OVCF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在中药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筛选是一个重要环节.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筛选受试者的目的 、意义、项目的 制定、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对筛选结果 的临床评估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渐进式抗阻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下肢伸肌(股四头肌)训练的疗效.方法 8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徒手肌力评定及表面肌电图的肌电积分值(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分析股四头肌的肌力和表面肌电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肢伸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63.8%(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下肢伸肌平均iEMG和R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渐进式抗阻训练系统能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偏瘫下肢伸肌肌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渐进式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渐进式抗阻训练,对照组则采用股四头肌训练仪进行辅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评分、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及渐进式抗阻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5.
该文对针刺治疗疼痛的中西医理论基础、治则治法、治疗方法、特定穴的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了评述,并客观评价了针刺治疗疼痛的疗效,在今后的几年中,针刺镇痛的临床与机制研究将是针灸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渐进拔出内置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装置在闭合骨科延迟愈合创口中的临床效果,并探索出一套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创口延迟愈合患者78例,其中男33例,女45例;年龄23~67岁,平均(36.3±2.5)岁。在常规应用清创VSD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为渐进拔出内置VSD,根据病情变化改变冲洗液的量及性质促进创口愈合。结果 78例创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5±3.8)d,创口愈合费用平均为(5 587.4±32.3)元。所有患者创口均愈合良好,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较为满意。结论渐进拔除内置VSD闭合骨科延迟愈合创口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可有效闭合骨科延迟愈合创口,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7.
88.
小续命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因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对该方治疗中风也有不同的看法,导致该方在治疗中风方面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过程。本文尝试从不同角度试对此种分歧形成的原因作一分析,试图对小续命汤的作用和地位进行较为全面评价,以期使临证运行该方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9.
通脉四逆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回阳救逆之名方,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通里散寒、回阳救逆之方剂。其为四逆汤基础上倍干姜并重用生附子而成,意在通寒凝之经脉,挽逆在外、在上欲绝之微阳。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其虽方小而药简,但力专而效著,堪称奇制之大剂。救逆之祖方…。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只有深人把握通脉四逆汤的病机,理清各药的剂量配伍.才能准确、灵活应用四逆汤,在疑难病、危重症的治疗中起到迎刃而解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 HA-550)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围刺配合超激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并评价综合治疗效果。结果电针围刺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有效率为94.7%,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4.2%,同时,治疗组的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电针围刺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并能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促进疱疹愈合结痂,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