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51.
适形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是最前沿的一种调强技术,采用类似CT的模式,分层沿环形对肿瘤进行照射治疗。适形断层调强光栅(MLC)是其关键设备。断层调强光栅直接外挂在各类加速器上,装拆方便,配合治疗床的旋转及移动.实现调强放疗。  相似文献   
52.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近年来,虽然各类癌症的诊疗手段大大提高,但预后仍不乐观。大部分治疗癌症的药物都不具有靶向性,其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的迅速死亡削弱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方面使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黑豆建立药品标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对黑豆进行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检查项目的 研究.结果 性状、显微鉴别实验结果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实验结果是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灰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水溶性浸出物检查的实验结果是本品水分限度定为不得过15.0%,总灰分限度不得过6.0%,浸出物限度定为不得少于18.0%.结论 采用本方法作为黑豆的质量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内外的葡萄糖以易化扩散的方式相互转运,是目前研究最为彻底的易化扩散转运体。葡萄糖的易化转运体家族到目前为止已有6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被鉴定,分别命名为葡萄糖转运蛋白-1~5(Glut-1~5)和葡萄糖转运蛋白-7(Glut-7),它们各自的功能取决于细胞的类型与代谢状态。现将Glut-1的生物特性及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复方南板蓝根片用于治疗腮腺炎、咽炎、乳腺炎等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按现行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的方法对复方南板蓝根片进行薄层鉴别试验。供试品斑点和对照药材溶液斑点分离效果不好。为此,改进点样量及展开剂,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斑点明显清晰。该方法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56.
57.
肥大细胞脱颗粒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肥大细胞(MC)在幽门螺杆菌(H pylor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胃镜检查者87例,其中诊断十二指肠溃疡(DU)33例,浅表性胃炎45例,糜烂性胃炎9例。取胃窦、体部活检分别作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及H pylori检查(快速尿素酶、培养及Warthin-Starry银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后分别计算粘膜及粘膜下的完整和脱颗粒MC数。结果 MC计数在H pylori阳性和H pylori阴性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前者粘膜内MC脱颗粒者明显多于后者(分别为43%和23%,P<0.01)。MC计数与粘膜炎症程度无明显关系,但在活动性炎症时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组(P<0.05)。各病变组间MC计数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MC可能在粘膜H pylori相关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泛指机体在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胃粘膜急性损伤.如弥漫性出血点、糜烂或浅表,即往昔称“应激性溃疡”,如Curling溃疡。其所引起的出血为急性胃粘膜出血(AGMB)。随着急诊胃镜的临床应用,其检出率明显增高,由不足10%增至11—36%。本组163例,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的15.6%,其中男性126例,女性  相似文献   
59.
黄文峰 《当代医学》2014,(14):32-33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总管探查术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总管探查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总管探查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6.4±52.6)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5.8±95.4)mL;手术时间分别为(108.5±41.3)min以及(112.6±51.6)min,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流质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术中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