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75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1398篇
耳鼻咽喉   264篇
儿科学   299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1869篇
口腔科学   366篇
临床医学   5436篇
内科学   3847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594篇
特种医学   13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929篇
综合类   11672篇
预防医学   4544篇
眼科学   212篇
药学   4455篇
  38篇
中国医学   4206篇
肿瘤学   1056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785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30篇
  2018年   927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783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1981篇
  2013年   1783篇
  2012年   1969篇
  2011年   2109篇
  2010年   2062篇
  2009年   2092篇
  2008年   2038篇
  2007年   2107篇
  2006年   1893篇
  2005年   1902篇
  2004年   1898篇
  2003年   1722篇
  2002年   1396篇
  2001年   1480篇
  2000年   1229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877篇
  1997年   694篇
  1996年   709篇
  1995年   686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487篇
  1992年   418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73篇
  1989年   319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272篇
  1986年   197篇
  1985年   225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215篇
  1982年   181篇
  1981年   131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20篇
  1965年   32篇
  1959年   24篇
  195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组织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52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率为63.5%(33/52),MK阳性染色定位在瘤细胞胞质内.其中Ⅰ~Ⅱ级和Ⅲ~Ⅳ级阳性率分别为44.4%、73.5%,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D均值为71.8±27.8,其中,Ⅰ~Ⅱ级和Ⅲ~Ⅳ级MVD分别为52.8±18.4、81.7±26.9,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星形细胞瘤MK蛋白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P<0.01).术后生存期<2年的患者MK蛋白阳性率及MVD均高于术后生存期≥2年者(P<0.05,P<0.01).[结论]MK的蛋白表达水平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可作为星形细胞瘤预后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952.
腺病毒是目前恶性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转移载体,但由于其缺乏靶向性而严重限制了其介导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开发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病毒载体是腺病毒载体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而对腺病毒衣壳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靶向性感染肿瘤细胞是靶向性腺病毒研究的重点。现综述近年来腺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3.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方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5例晚期NSCLC,男25例,女10例;鳞癌16例,腺癌19例;Ⅲb期12例,Ⅳ期23例;初治26例,复治9例;采用NVB25mg/m^2,d1、8静注,联合DDP25mg/m^2,d1~3静滴,21天为一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8例,进展(PD)12例;总有效率(RR)42.9%,中位进展期5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一年生存率52.7%。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85.7%,Ⅲ度、Ⅳ度为25.7%,静脉炎发生率54.3%。结论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价格相对便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NSCLC的方案。  相似文献   
954.
先天性脑瘫弱智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非进行性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部疾病。常见的病因有遗传、孕期感染或用药不当、高龄初产、早产、难产、出生窒息等。笔者于2004年1月初至5月底,应用足反射疗法、穴位注射、功能训练和心理疗法,对1例因出生窒息  相似文献   
955.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cA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在欧美国家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我国近10a来发现CA病例逐年增多,在STD中仅次于淋病。目前治疗CA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激光、冷冻、免疫、药物、手术等。我院于2001年6月-2004年10月,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周口市中医院合作,用液氮冷冻治疗女阴部尖锐湿疣(均经病检证实)1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6.
张方  黄泰康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70-1073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国家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给予了有力的保证,但现状并不乐观。哲学是科学发展的向导。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需要静下来冷静思考。本文着重从中医药学与哲学密切的联系、哲学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思考有助于科学理解和评价中医药现代化的成果与成绩等几个方面对中医药现代化哲学思考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粘腊脱垂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提高本病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46例患者回顾分析,总结诊断要点、辨证论治。结果:本病多发于女童和绝经期以后的妇女。疗程最短8天,最长15天,平均10天,46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尿道发育薄弱,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松弛,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老龄组比例增加。本病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58.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苦参碱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苦参碱注射液的含量.方法:以融硅毛细管(150μm×60 cm)为分离柱,分离电压18.0 kV,以20 mmol·L-1Tris-2 mmol·L-1柠檬酸缓冲体系(pH 8.5)为电泳介质.结果:苦参碱浓度在0.10~1.20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59.
静脉滴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胸4~8多肋骨骨折、右侧血气胸伴皮下气肿入院,人院前未使用任何药物.查体:T 36.5℃,P 76次·min-1,R 23次·min-1,BP 109/77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醒合作,呼吸浅快.既往无其他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先予甲磺酸培氟沙星0.4 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维生素C 3.0 g 三磷酸腺苷20mg 辅酶A 50 u及胰岛素4 u静滴2 d后查肝功显示:ALT 171 u,AST 96 u,其余指标正常.在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了一组注射用硫普罗宁(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0310-1)0.2 g 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40滴·min-1.滴注硫普罗宁约1 h病人突感气急,查体:R 23次·min-1,双肺有哮鸣音,立即减慢输液速度.给予地塞米松10 mg,氨茶碱0.25 g,iv.约10余分钟后缓解.第2天,仍按以上用药方案,在滴注硫普罗宁约10 min,病人突感气急,胸闷,呼吸困难,肢端轻微发绀,呼吸浅快30次/min,双肺有吸气性哮鸣音,BP 103/73 mmHg,SPO288%,P 86次/min.立即停用硫普罗宁,给氧,静注地塞米松10mg,约10 min后病情缓解.第3天,按以上治疗方案停用硫普罗宁后,再未发生不良反应,考虑为硫普罗宁过敏.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和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凝聚态β-AP25-35(20 μmol·L-1)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 h,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蛋白水平均增高,同时GSK-3β蛋白表达也增多。用人参皂苷Rb1或GSK-3β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预处理后,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受到明显抑制,同时GSK-3β的表达也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GSK-3β的表达来抑制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