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结核性脑膜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脊膜脑实质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其并发症及病死率高[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9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100例,诊断标准参考《神经病学》[2]结核性脑膜脑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证;脑脊液白细胞数≤500×106/L;脑脊液蛋白>1500mg/dL.排除重度贫血、阻塞性脑积水、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18~42岁,平均(29.2±8.2)岁.对照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6~44岁,平均(26.2±9.2)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杏活脑胶囊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微血管增殖和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性卒中组和银杏活脑胶囊组。分组处理7 d后用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齿状回(dentategyrus,DG)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数;CD31免疫组化法观察梗死灶周围微血管增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DG区存在少量BrdU+细胞;银杏活脑胶囊组缺血侧齿状回颗粒细胞层边缘的颗粒细胞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的BrdU+细胞数和对侧BrdU+细胞数较缺血性卒中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银杏活脑胶囊组梗死灶周围新生微血管数较缺血性卒中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银杏活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可能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周围微血管增殖和神经干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银杏活脑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降颅压、护脑),治疗组口服银杏活脑胶囊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中ET、CGRP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银杏活脑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临床上微量注射泵的使用,静脉注射硝普钠的用药剂量、液体量以及静脉注射速度控制应更加精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操作不当,可以引起病人不适,甚至出现危险,因此应引起注意。本文对高血压病人行胃癌根治术后微泵注射硝普钠的运用总结了一点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科自2004-10~2005-10共收治恶性实体瘤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8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34例;肝癌30例,乳腺癌18例,卵巢癌16例,前列腺癌9例,结肠癌5例,骨肉瘤2例,平均48(26~78)岁。72例既往曾接受过化疗或放疗,8例为首次化疗。骨髓抑制程度均为Ⅳ度,即为血常规中W BC≤0.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PLT≤25×109/L。化疗方案均为国内常用的标准方案。1.2方法化疗后患者W BC有不同程度减少,ANC 7~14 d降至最低[1],当W BC≤0.5×109/L,ANC≤0.5×109/L,PL…  相似文献   
16.
梁猛  卢祖能  鲁启洪 《中国医药》2013,8(2):174-175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疗法治疗Hp感染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感染偏头痛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40mg、1次/d,克拉霉素0.2g、3次/d,甲硝唑0.2g3次/d,尼美舒利100mg,3次/d,连续服用15d;对照组患者口服尼美舒利10mg,3次/d,连续服用15d。治疗后4周进行头痛综合评分,观察偏头痛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痊愈率70%(35/50),显效率20%(10/50),有效率8%(4/50),无效率2%(1/50),总有效率98%(49/50);对照组痊愈率34%(17/50),显效率30%(15/50),有效率26%(13/50),无效率10%(5/50),总有效率90%(45/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p疗法治疗Hp感染偏头痛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2005-09/2008-09以来,我们对98例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治疗中主动配合,减轻了放疗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6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2例。两组均行射频温控热凝术,在CT引导下于病变间盘中心或靠近突出物的纤维环内插入热凝电极,行60 s、96℃剂量射频热凝治疗3次。治疗组随后沿穿刺针注入40μg/ml臭氧10~30 ml行臭氧消融术。结果治疗组显效280例(89.7%),有效21例(6.7%),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显效150例(48.1%),有效141例(45.2%),总有效率93.3%。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效果优于单纯射频温控热凝术。  相似文献   
19.
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症状和发热,其中颈项强直51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均升高,病程短者脑脊液中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0.30~2.34 g/L.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提示脑积水伴双侧脑室旁白质缺血性改变12例,脑膜异常强化35例,脑实质低密度灶9例.61例患者均经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其中行鞘内注射15例,行侧脑室引流术1例,反复隔天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随后用0.9%氯化钠行脑脊液置换30例.61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6例,死亡5例.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5-FC仍是目前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较好方案;反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重要方法,积极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或置换以控制颅内压,并行鞘内注射是降低病死率、赢得治疗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减少为其三大主症,还包括协同动作减少、运动活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流涎、面具脸等症状。整个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在亚临床阶段,脑内的DA系统已经失衡。但因出现纹状体代偿,比如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DA受体的敏感性增强等,患者没有异常表现。黑质致密部神经元缺失达到50%~70%以前,患者并不会有临床症状。尽管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较为明确,但其确切病因仍未完全阐明,因此也为明确PD患者黑质发生退行性病变的确切时间或确定病因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增加了困难。现将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