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目的 探究角膜塑形镜治疗后暗室对比敏感度与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MTF cutoff)变化,并分析瞳孔与光学区的大小对暗室下对比敏感度以及MTF cutof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的近视青少年40人(右眼40眼),戴镜前、戴镜后6个月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暗室瞳孔大小、光学区大小、暗室及暗室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log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AULCSF)及MTFcutoff,戴镜前后视觉质量参数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暗室瞳孔与光学区对视觉质量参数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戴镜后6个月等效球镜度数降低(P<O.O01),柱镜度数无变化(P=0.879);暗室对比敏感度及暗室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下降(均为P <0.001);MTF cutoff下降(P <0.001).戴镜前后瞳孔直径为(6.50±0.34) mm.戴镜后6个月光学区直径为(4.05±0.24) mm.暗室条件下AULCS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均不相关(r=0.159,P=0.307;r=-0.223,P=0.167),暗室眩光条件下AULCS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均不相关(r=0.174,P=0.289;r=-0.200,P=0.216).MTF cutof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相关(r=0.509,P=0.001;r=-0.511,P=0.001),暗室、暗室眩光条件下AULCSF及MTFcutoff变化均与瞳孔直径和光学区直径之差相关(均为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暗室对比敏感度及MTF cutoff均降低,且较小的暗室瞳孔与较大的光学区可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调查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农村多民族聚居区人群屈光不正患病率,获得该地区整体人群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贡山县常住居民做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及屈光状态检查。分析屈光不正整体情况及屈光不正发生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入选对象3070例中实际接受调查人数为2422例(受检率78.9%)。对4843眼的屈光不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视眼2635眼(54.4%);近视1106眼(22.8%);远视1102眼(22.8%),其中散光4451眼(91.9%)。正视所占比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近视患病率不随年龄增长而增长(P>0.05),远视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散光的发生中,顺规散光81·6%,随年龄增长顺规呈下降趋势,逆规散光15.1%,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远视眼患病率较男性人群高(P<0.05)。初中学历以上人群中重度近视发生率较初中以下学历人群为高(P<0.05)。结论:获得中国西南部高海拔偏远山区整体人群屈光不正统计数据,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近视发生率越高,年龄改变与散光轴向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84.
天津郊县盲及低视力眼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低视力门诊盲及低视力眼病患病情况,获得流行病学资料。方法:2006-08/2007-07对来我院低视力门诊普查的天津郊县6209例行眼科检查并进行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全部对象中盲及低视力患者326例(5.25%),其中白内障98例(1.58%),青光眼82例(1.32%),角膜病42例(0.68%),视神经萎缩31例(0.5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例(0.23%),弱视10例(0.16%),原发性视网膜脱离8例(0.13%),老年性黄斑变性6例(0.10%),其它(包括:眼部炎症、外伤、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35例(0.56%)。结论:低视力和盲的门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白内障和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现阶段白内障手术仍为防盲治盲工作重点,同时应加强卫生宣传及基层眼病普查制度。  相似文献   
85.
近视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危害公众健康,探索其发病机制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然而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近视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已有突破性的进展,从分子机制、信号通路、药物干预等方面为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证据和思路。本文就常见近视动物模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
日益上升的近视发病率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近视研究院(IMI)自2015年成立以来,2019年、2021年已陆续发表近视防控相关系列白皮书,推进全球范围近视防控的科学管理及临床研究等一系列问题。2023年IMI发布了第3系列近视防控白皮书,本文就IMI第3系列中对于儿童、青年成人以及近视领域新近热点研究方向的重点内容作一解读,以期有助于相关领域工作者了解不同年龄段近视患者的管理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7.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如果灰尘能使你现在打喷嚏,你将来就有可能出现肺呼吸障碍。波士顿大学医学院Daniel J.Gottlieb和George T.O’Connor认为吸烟可导致慢性塞性肺病(COPD)。因此,他们研究对普通过敏原过敏者,观察有无患COPD的危险性。 Gottlieb,O’Connor等对参加衰老研究的1025名老年男性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人员用房屋粉尘、豚草、树木及草的花粉等作过敏原进行试验研究,并定期测量受试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8.
吸烟是否增加结肠癌的发病率,以往的研究显示出不同的结果。现在已经知道由p53基因突变导致的结肠癌几乎占全部结肠癌患者的50%。研究者可能搞清楚吸烟在某些类型结肠癌患者中所起的作用。 p53突变,使得细胞产生大量该基因编码的有缺陷的蛋白质。再者,这些蛋白质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纽约布法罗罗斯韦尔帕克肿瘤研究所Andrew Freedman等收集了163名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吸烟情况。然后,研  相似文献   
89.
最近研究显示,携带有突变的BRCA1基因的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机会为85%。德国研究发现,月经初潮过早和第一胎生育过晚的女性,其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提前。海德堡德国肿瘤研究中心Jenny Chang-Clande等对43个家庭中至少有两名女性在60岁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家庭进行了研究。DNA分析发现,10个家庭中有59名女性携带有缺陷的BRCA1基因,她们中有42名有的早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干燥综合征小鼠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14只15周龄雄性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非诺贝特组,每组7只。模型组小鼠给予标准饲料喂养,非诺贝特组小鼠予含0.3 g·kg-1非诺贝特的标准饲料喂养。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治疗后8周收集小鼠泪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泪腺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泪腺中叉头状蛋白P3(Foxp3)及白细胞介素(IL)-10 mRNA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4周、8周非诺贝特组小鼠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3、0.001),泪液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6、0.000)。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8周非诺贝特组小鼠泪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小鼠泪腺中Foxp3及IL-1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非诺贝特可以明显缓解小鼠干燥综合征干眼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Treg细胞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