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s,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和语音训练方法.方法 通过语音评估归类分析87例4~26岁FAD塞音异常患者的语音特点,分析异常塞音/b/、/p/、/d/、/t/、/g/、/k/的构音错误方式和错误表现形式;针对性实施语音训练矫正异常塞音构音部位及构音方式的错误,分析疗效.结果 塞音/t/错误例数最多(82/87),其他依次为/k/(77/87)、/d/(67/87)、/g/(60/87)、/p/(59/87),/b/音例数最少(3/87).发生率最高的错误方式为擦音化(65.52%),其他主要为不送气化(63.22%)、舌前音化(54.02%)、构音扭曲(33.33%)、双唇音化(32.18%)、舌后音化(18.39%)、辅音脱落(17.24%).经过2~10次语音训练,87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1例(81.61%),部分治愈16例(18.39%),塞音错误字数由训练前的67.97±18.56个减少到训练后的4.03±2.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01,P<0.001).结论 本组FAD患者异常塞音发生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t/、/k/、/d/、/g/、/p/、/b/,构音方式错误主要为擦音化、不送气化、构音扭曲、辅音脱落,构音部位错误主要为舌前音化、双唇音化、舌后音化;根据错误部位及错误方式集中开展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有效矫治塞音异常.  相似文献   
92.
高楠  陈卫昌 《苏州医学》2009,32(2):85-88
目的研究Runx3和Dnm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mRNA、DnmtlmRNA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Runx3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5749&#177;0.3580vs1.7252&#177;0.4085,P〈0.05),Dnmt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3.3770&#177;1.8498vs1.1186&#177;0.3217,P〈0.05);Runx3表达下调与胃癌局部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Dnmt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Runx3与Dnmt1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6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Runx3低表达、Dnmt1高表达。Runx3表达下调与胃癌局部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结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静脉输注,通心络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5.6%,对照组为26.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9.4%,对照组为38.2%;治疗组病死率8.3%,对照组为20.6%。两组观察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葛根素及通心络胶囊配合西医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
<正>STAR 8CH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是血站行业用于血液标本处理的全自动系统。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血液检测的准确性。随着《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的颁布实施,GMP管理体系的确认理念被引入血站实验室。如何做好全自动设备的确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非预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检测冠脉斑块特征结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斑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从临床的角度探讨其对冠脉斑块稳定性的判别价值.方法:对本院80例住院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和血清hs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正常对照组;据64层螺旋CT检查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四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正常对照组.结果: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硬斑块,而在SAP组硬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P<0.01).各斑块组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软斑块、混合斑块组hsCRP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硬斑块维(P(0.01);而于软斑块组和混合斑块组两组内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检查结合血清hsCRP,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6.
本文主要从麻醉药品不能满足癌症病人"无痛"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找出麻醉药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癌症疼痛病人"无痛"生存的有效措施。《麻醉药品使用证》对麻醉药品监督、管理与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7.
李向荣  李宁  高楠  辛金花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1027-102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经严格筛选后符合rt-PA静脉溶栓指征的5例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进入溶栓后护理程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例病人溶栓过程护理配合得当,1例完全康复,3例患者患肢肌力和神经肌肉功能均有显著改善,1例继发颅内出血。结论严格掌握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充分的物品、环境及抢救准备,特别是溶栓过程中的血压观察、心理疏导、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等,均是溶栓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8.
99.
为探讨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患者心理症状及影响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因素,调查CD组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各50例,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炎症性肠病专用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rom?36 health survey,SF?36)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发生率CD组SAS[(40.3±8.5)分]、SDS[(47.1±11.1)分]与健康对照组[SAS(37.6±7.0)分,SDS(41.8±9.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P<0.05;t=10.6,P<0.05)。IBDQ各维度得分,CD活动期患者为肠道症状(49.50±7.62)分,全身症状(23.92±5.07)分,情感功能(57.13±15.62)分,社会功能(22.15±9.08)分;CD缓解期患者为肠道症状(60.12±4.01)分,全身症状(26.24±3.97)分,情感功能(67.34±15.17)分,社会功能(25.44±2.03)分,2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F?36量表各维度如躯体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角色、总的心理健康和总的躯体健康等方面得分,CD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缓解期患者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总的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均高于CD活动期患者(P<0.05);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在总的躯体健康和活力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无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营养风险对IBDQ总分有明显影响(P<0.05),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背景、医疗费用、生物制剂治疗、手术治疗对IBDQ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综上,对CD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活动期积极治疗,有望改善CD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患者(n=77)与健康志愿者(n=20)外周血并分离获取PBMC;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Foxp3+Treg表达;PMA+Ionomycin联合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Th17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reg及Th17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进一步临床分析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未见Th17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尽管两群Th细胞在胃癌患者体内显著升高,但仅Treg与肿瘤进展相关,Th17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