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84.10±3.10)岁;内固定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龄(86.80±2.8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144例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骨折侧别、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AS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转ICU人数、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内固定组较关节置换组年龄更大(t=5.311,P0.05);关节置换组术前骨折移位程度高于内固定组(χ~2=6.894,P=0.0090.05);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人次上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在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患者,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GardenⅢ、Ⅳ型),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若骨折移位不明显(GardenⅠ、Ⅱ型)或患者合并较多内科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差,术后预期寿命不高,首选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 gallate,EGCG)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骨肉瘤细胞SOSP9607,加入EGCG制作细胞生长曲线;EGCG作用于人骨肉瘤SOSP9607细胞株,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印迹法研究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EGCG可明显抑制SOSP9607细胞的增殖,60μg/mL EGCG作用48h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凋亡率达到16.3%。同时骨肉瘤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结论:EGCG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与EGCG抑制了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的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出现的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症候群。该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感染是创伤后幸存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应给予早期积极治疗。本文报道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我科收治的挤压综合征合并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感染1例。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重物压砸全身7 d,少尿2 d于2008年5月20日入院。入院前7 d患者在地震中被倒塌房屋压砸,9 h后被救出,双侧上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于当地医院诊断为“1·挤压综合症;2·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3·右锁骨、右肩胛骨、右耻骨联合上下支、右股骨、右腓骨、左胫腓骨骨折”。给予补液、碱化尿液治疗及右小腿切开减压术。入院前2 d前出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200 mL,呈酱油色。予血液透析一次后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2℃。神清,被动体位,全身多处擦伤。心肺及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右肩部肿胀,活动受限。右小腿明显肿胀,右小腿后方见一长约15 cm×2 cm切开减压伤口,肌肉组织肿胀外露,色红,无脓性分泌物。右足背见一长约4 cm的创口,已缝合,周围见少许脓性...  相似文献   
74.
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物质)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海马结构的生物化学影响,为A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实验选用40只3—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其中30只大鼠切断穹窿海马伞制作AD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静脉给予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然后采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海马结构分别进行生化检测。结果:海马结构细胞胞浆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活性物质组的酶活A/蛋白A的均值为0.223&;#177;0.058,每毫克蛋白酶活A为0.881&;#177;0.051。单纯损伤组分别为0.402&;#177;0.193和1.558&;#177;1.2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红细胞膜AchE活性测定:单纯损伤组的酶活A/蛋白A的均值为0.62&;#177;0.09。给药后的活性物质组为0.55&;#177;0.08,石杉碱甲组为0.62&;#177;0.14。活性物质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大于石杉碱甲,并对A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5.
猿猴病毒(SV40)在恶性间皮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杰  于国  钟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1):59-62,i0014
目的 探讨恶性间皮瘤组织中SV40是否存在以及该病毒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印例经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电镜确诊的恶性间皮瘤。采用PCR方法对恶性间皮瘤组织进行SV40DNA检测。结果 在恶性间皮瘤中可以检出SV40DNA的存在,检出率为60%。同时分析了组织亚型与SV40表达的关系,结果 上皮细胞型与混合型及肉瘤样型之间SV40的表达差异显著(chi-square=5.01,P=0.023),混合型及肉瘤样型更倾向于SV40的阳性表达。结论 在我国恶性间皮瘤的发生可能与SV40感染有关,并代表了一种预后不良的趋势。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应用心得安(β受体阻断剂)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心电图 ST—T 改变,国内外屡有报道,此项检查称为心得安试验。心得安试验阳性,说明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为心得安所拮抗,此乃多见于心脏神经症(包括β受体高敏状态);心得安试验阴性,则提示患者的 ST—T 改变不能通过心得安以消除,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故此试验对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心脏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目的,是在心得安试验用药方法上给以改  相似文献   
77.
<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指夹层从主动脉近端开始,侵犯到弓部与降主动脉,病变广泛,常累及重要脏器的血供,病情变化快,常因夹层破裂出现失血性休克、心包压塞等,患者多在短时间内死亡~([1-3])。随着心血管外科低温体外循环手术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低度恶性腹膜囊性间皮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采用HE染色,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技术对19例低度恶性腹膜囊性间皮瘤进行观察,其中9例标本做了电镜检查,结果:本组以中年女性多见,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或不适,6例为局限单发性囊性肿块型,7例为多发性囊性结节型,6例为弥漫性囊性结节型,其中8例肿瘤复发,19例肿瘤细胞CI均(+),而HCI均(-),肿瘤细胞胞浆内keratin,vimentin及EMA等均(+),结论:低度恶性腹膜囊性间皮瘤是一种具有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原发性瘤,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6例 (6 6眼 )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密切观察前房深度。结果  2 5例 (2 5眼 )发生浅前房 ,针对不同发生原因进行综合保守治疗 ,均于术后 10d内基本恢复正常前房。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虽然不能完全预防 ,但如果能处理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每一个环节 ,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2例死亡.结论 复张性肺水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在治疗疗程较长的肺萎陷时,应逐步减压使肺缓慢复张.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