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5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络宁对糖尿病大鼠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糖络宁组给药,共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大鼠黏附分子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糖尿病大鼠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CD62P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糖络宁组大鼠CD54、CD62P表达显著下降(P<0.01),糖络宁组与西药组比较也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糖络宁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黏附分子CD54、CD62P的表达,这可能是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2.
循经点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方法不变的基础上,治疗组配合中医循经点穴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糖、血脂、血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起效时间短,但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经点穴按摩是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3.
目的通过置入支架建立大鼠肝内门体分流模型。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手术组15只,假手术组10只。分流手术组大鼠行腹部正中切口后暴露门静脉并穿刺,穿刺成功后经该途径肝内穿刺肝背段下腔静脉,并利用穿刺针引导,将自制支架置入肝内连接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道。假手术组仅行开腹、关腹操作。术后通过门静脉内置管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分流道通畅情况,并于术后2 h及4 d行腹部B超,监测支架内血流速度,术后第3天取大鼠外周血完成血常规、肝功能、血氨等检查。结果分流手术组大鼠术后存活14只,术后即时直接门静脉造影,见大鼠门脉主干及肝上下腔静脉几乎同时显影,术后2 h超声结果提示,8只手术成功。其中支架在位的8只大鼠中,6只支架血流通畅,血流速度22~68 cm/s,术后4 d超声结果提示支架均未移位,但术后2 h支架通畅的6只大鼠中仅有1只大鼠支架仍保持通畅,其余支架内均形成完全血栓。分流手术组与假手术组间术后3 d的ALT、AST、总胆汁酸(TSA)、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白细胞及血氨水平分流手术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通过开腹后直接穿刺大鼠门静脉置入肝内门体分流支架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4.
征桂荣 《安徽医药》2012,16(8):1204-1205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视域下留置胃管及营养管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对该院外一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期间运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40例患者以及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舒适护理的4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舒适护理对患者口咽部不适、自拔管率、心理焦虑以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应用舒适护理的患者,术后口咽部不适、恐惧、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留置胃管及营养管患者的不适和心理焦虑,降低自拔管率,提高满意度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55.
向征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9):98-100
目的 探讨对儿童正畸患者采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20年 3月-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儿童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 组实施早期无肌功能训练矫治器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矫治器佩戴基础上实施肌功能矫治治疗,比较两组X 线头影测量数据、上中牙倾角、上中牙突距。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SNB角、SNA角、ANB角、UI-NA角、 LI-NB角、SNA-Me高度、NP-FH角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中牙倾角、上中牙突距 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儿童正畸患者采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完成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及骨骼发育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756.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5年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学部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 期间共收治合并COPD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3例, 在不合并COPD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根据性别、年龄、骨折部位进行1∶1配对, 筛选出103例患者作为非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1年、5年的死亡率,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COPD患者术后1、5年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COPD组患者术后30 d、1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为7.8%(8/103)、29.1%(30/103)和48.5%(50/103), 高于非COPD组[1.9%(2/103)、13.6%(14/103)和31.1%(32/103)], 除术后30 d, 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P=0.003)、心血管系统疾病(P=0.006)、呼吸系统疾病(P=0.009)、急性发作期COPD(P<0.01)、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Ⅲ+Ⅳ级(P=0.001)、延迟手术(> 48 h)(P=0.015)、伤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P=0.002)和行动能力(P=0.010)与术后1年死亡风险增加相关。高龄(OR=1.106, 95%CI: 1.016~1.210,P=0.021)、急性发作期COPD(OR=5.053, 95%CI: 1.520~16.800,P=0.008)、ASA Ⅲ+Ⅳ级(OR=1.657, 95%CI: 1.072~3.912,P=0.040)是COPD患者术后5年死亡的危险因素, 伤前ADL(OR=0.974, 95%CI: 0.987~0.967,P=0.043)与术后5年死亡呈负相关。结论 COPD会显著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短期和长期死亡率,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COPD、ASA Ⅲ+Ⅳ级、延迟手术(>48 h)与COPD患者术后1年死亡相关, 高龄、急性发作期COPD、ASA Ⅲ+Ⅳ级是COPD患者术后5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伤前ADL评分与术后1、5年死亡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57.
大量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导致股骨头中骨代谢及稳态失衡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焦亡关键因子NLRP3炎性小体在SANFH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激活途径和调控机制,以及NLRP3炎性小体和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18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将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靶点。该文对NLRP3炎性小体在骨代谢及稳态中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NLRP3炎性小体与SANFH成骨和破骨分化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58.
破骨细胞是人体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在骨修复重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铁蓄积与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密切相关,铁蓄积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激活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核因子-κB通路,诱导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引起骨量丢失,削弱骨骼强度。本文就铁蓄积调控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