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情况及药物干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过评分筛选出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伴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A组)31例,药物干预组(B组)33例。两组均给予正规的化疗,药物干预组联合多虑平50mg/次,3次/天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两组均观察8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54.8%的NSCLC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治疗4周和8周末药物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同期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药物干预组表现为消化道不良反应降低。结论多虑平药物干预NSCLC化疗伴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和鉴定在人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建立人肝细胞癌eDNA消减文库,通过DNA测序分析、Northern印迹、cDNA末端快速扩增和RT-PCR等方法对其中一个克隆基因加以分析。结果 从所建eDNA消减文库中分离到一个插人子长度为479bp的克隆,该片段含有3’端Poly(A)结构,Northern杂交证明其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均显著升高,同时经5’末端快速扩增获得一个长度为865bp的全长cDNA序列,具有一个编码172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数据库作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为已报道的TCTP基因。RT-PCR分析表明TCTP基因在癌组织样本中的扩增水平高于癌旁非癌组织样本。结论‘I'CTP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脂质体瘤苗的抗癌作用,寻找有效的抗肿瘤疫苗.方法制备H22肝癌细胞的脂质体瘤苗,将该瘤苗通过腹腔接种,免疫荷瘤的BalB/c小鼠(LAg组),同时设单用抗原免疫组(Ag组)和D-Hanks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期,并用MTT法检测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对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LAg免疫的BalB/c鼠的平均生存期及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毒活性均高于Ag组及D-Hanks组(P<0.05),Ag组及D-Hanks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用H22抗原不能诱导有效的抗肝癌免疫反应,用脂质体包裹后,其抗肝癌作用可明显增强,脂质体瘤苗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鼠移植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体内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R BMT(全身照射 骨髓移植);②2—AAF R BMT;③2—AAF PH(部分肝切) BMT。进行交叉性别骨髓细胞移植,雄性骨髓植入雄性受体,分别于第5、10、20天处死雌鼠。以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细胞标记,用原位杂交和FISH作为检测方法对骨髓细胞的肝细胞转化进行分析。结果 PCR移植效果初步分析可见,R BMT组11例中有10例PCR阳性;2AAF PH BMT组11例中有7例阳性,2AAF B BMT组10例中有6例阳性。sry原位杂交染色发现,第5天各组雌性受体肝索中均未见sry阳性的肝细胞。第10天R BMT组可见1例sry阳性的细胞位于肝细胞索,FISH染色可见这一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第20天各组PCR阳性各例均可在肝索中检测到sry阳性的细胞。FISH染色可见白蛋白mRNA阳性。经统计学分析第20天各组sry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B BMT、2—AAF PH BMT和2—AAF R BMT模型中移植的骨髓细胞均可以植入肝脏,并存在于肝细胞索。植入肝索的骨髓细胞最早可见于移植后第10天,并发生转分化,表达白蛋白mRNA。不经过全身照射的2—AAF PH BMT组,移植的骨髓细胞也可以进入肝脏发生转分化,因此全身照射并不一定是移植骨髓细胞活化、植入和转化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氨基水杨酸(5-ASA)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55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Ⅰ组)10只,模型组(Ⅱ组),5-ASA灌肠治疗组(Ⅲ组)及生理盐水灌肠组(Ⅳ组)各15只;Ⅱ、Ⅲ、Ⅳ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发大鼠实验结肠炎模型,检测各组肠粘匀浆或上清液中NO水平,NO2活性,观察各组的病理学变化。结果:Ⅱ组与Ⅰ组比较,结肠粘膜NOS的活性,NO的水平明显高升。Ⅲ组和Ⅳ组相比NO水平,NOS活明显降低,Ⅰ组未见明显病理学变化;Ⅱ组粘膜及粘膜下层明显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糜烂及溃疡形成;Ⅲ组治疗后溃疡有不同程度修复性改变。而Ⅳ组未见相应改变。结论:5-ASA可抑制NOS活性,减少NO产生,从而减轻结肠粘膜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难治性癌性恶心呕吐(CRNV)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伴恶心呕吐的患者266例,按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n=70)、甲氟二联组(n=65)、艾甲二联组(n=63)、艾甲氟三联组(n=68)。对照组予甲氧氯普胺,甲氟二联组予甲氧氯普胺联合氟哌啶醇,艾甲二联组予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艾甲氟三联组予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甲氧氯普胺口服10mg,3次/d,氟哌啶醇口服1mg,2次/d,艾灸穴位选取足三里(双侧)、关元、气海,每次20min,2次/d,均治疗2周。监测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及干呕指数评价量表(INV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生活质量量表(FACT-G)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INVR评分、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艾甲氟三联组INVR、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甲氟二联组和艾甲二联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情感状况、生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甲氟二联组和艾甲二联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甲氧氯普胺和氟哌啶醇对晚期癌症患者CRNV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多西紫杉醇(Doc)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Doc、DDP联合5-Fu方案(DCF)组和CPT-11、DDP联合5-Fu方案(ICF)组,其中DCF组16例,ICF组15例,DCF组:Doc 6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 75 mg/m2,分3d静脉滴注;5-Fu500 mg/ 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5天.ICF组:CPT-11 6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5-Fu用量用法同DCF组.如应用CPT-11后出现乙酰胆碱能综合征,则下一个周期滴注前预防性给予阿托品0.5 mg皮下注射.每3周重复,直至患者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最多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化疗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终点指标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生存(OS)期.结果 DCF组与ICF组有效率分别为40.00%(6/15)和38.46 %(5/13)(x2=0.007,P=0.934).DCF组与ICF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5个月和10.0个月(t=0.39,P=0.5334).1年生存率为30.68%和26.43%.结论 两种方案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近,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腹泻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是晚期胃癌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继续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9.
信息动态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4岁,因“间断上腹痛1年余”,于2014-06-26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病史:进食后间断上腹部疼痛1年余.疼痛为阵发性,与进食有关,进食后约持续20 min,自行缓解,口服“止痛药物”无改善.  相似文献   
20.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克隆人肝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iatchenko等[1]报道了一种新的快速克隆差异表达基因cDNA的方法,称为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十分适用于克隆造成某种特殊细胞表型的特异表达基因,例如正常和病变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人肝细胞癌(HCC)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的突变与表达异常有关。我们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克隆HCC与癌旁非癌组织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