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5例肘管综合征术后远期随访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远期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45例48侧肘管综合征术后进行了远期随访。随访时间21个月~14年,平均5年2个月。结果:优良36侧,占75%(36/48);差4侧,占8.3%(4/48)。术前病程长短、手内肌萎缩程度和爪形手畸形的存在与否,对远期疗效有明显影响。而年龄、尺侧腕屈肌肌力、术中神经卡压程度和术后早期疗效等,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其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2.
套叠法吻合血管的临床应用体会附二院骨科手外组廖孔荣,高伟阳,黄佳温,历智[关键词]血管吻合,外科手术,套叠法套叠法吻合血管Lauritzen于1978年首先报告(1)1980年国内陈中伟(2)李文棋(3)等亦分别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该吻合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43.
带血管蒂残指骨皮瓣移位修复指骨缺损一例高伟阳*患者女,42岁。5个月前右食、中指被冲床致伤,在当地行清创,骨折内固定术。术后中指远中节坏死行截指术。食指在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后出现畸形,近节有异常活动。于1991年6月2日入院。检查:右食指近节不规则线...  相似文献   
44.
有瘀斑断指的临床特点及其再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对比手足部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某院骨科中抽取8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手足部骨折选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的效果较明显,患者的骨折能得到有效矫正,值得医学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6.
我院自1990.8~1999.5收住70例手部磨革机损伤病人。系热滚筒损伤所致,为热灼伤和挤压伤复合伤,创伤严重,创面处理及创面修复有其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股动脉损伤是外科急症,由于出血凶猛,往往使许多病人来不及抢救而死亡。战时多见,和平年代较少见。我院自1982年1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股动脉损伤病人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个新的皮瓣供区一一前臂背桡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的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轴型血管设计前臂背桡侧逆行的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面积6cm×3cm~14cm×6cm.结果8个皮瓣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前臂背桡侧皮具有血供丰富,切取方便,损伤小,皮瓣质地佳,可制成感觉皮瓣等优点.逆行转位可修复腕、手部的皮肤缺损,其旋转弧可达近指关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骨间前、后神经病毒性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99~2004年收治的7例骨间后神经和2例骨间前神经病毒性神经炎患者,9例均经手术治疗,对该病的发病、诊断、治疗与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3例,术中发现病变神经呈典型的腊肠样或串珠样改变,病变长度1~10cm.本组单纯松解1例,切除病段神经直接缝合1例,7例病变段神经切除后行腓肠神经移植.随访1~4年,肌力恢复Ⅳ~Ⅴ级.结论骨间前、后神经病毒性神经炎发病率低,术前容易误诊,手术疗效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采用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39例39指指端缺损,指端皮肤缺损面积均小于或等于1.2 cm2.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观、持物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39指指端缺损皮瓣完全存活.术后1年随访,外观、出汗情况、持物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等令人满意.39指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7.7%,46.1%的患者两点分辨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达优者占92.3%.结论 选择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并可获得良好的修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