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附288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断植再植190例288指,总成活率81.1%。与成活率有关的因素是:①断指再植的坏死率与缺血时间呈正相关(r=0.7659,P〈0.01),温缺血时间达16小时以后,再植成活率明显下降。认为断植再植的最佳缺血时间为12小时以内,再植时限(温缺血)应为22小时。②不同损伤性质对再植成活率有明显影响,成活率高低排列依次为:切割伤、电锯伤、压砸伤、撕脱伤(X^2=11。34,P〈0.01)。③端端法  相似文献   
102.
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亚急诊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于1990-1999年共收住403例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运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及植皮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修复,其中急诊手术124例,亚急诊(急诊清创后1-5天)手术163例,晚期(5天以后)手术116例。同时对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皮瓣坏死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亚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7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3.2%,晚期手术感染率为3.4%,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病例,亚急诊手术坏死率为4.8%,急诊手术坏死率为8.3%,晚期手术坏死率为7.4%,三组病例术后感染率、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坏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14例单纯手背皮肤缺损行皮瓣修复术后手指活动功能比较结果显示,亚急诊手术优良率为87.2%,急诊手术优良率为90.5%,晚期手术优良率为64.0%,亚急诊与急诊病例术后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晚期病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者优于后者,结论:亚急诊断为急诊清创后1-5天较妥,此时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能普顾急诊和晚期手术的利弊,临床实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3.
复杂断指(肢)的远位寄生及二期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杂断指(肢)再植方法。方法 从1995-1998年收治3例断指、1例断掌、1例断臂共5例复杂性断指(肢),先将断指(肢)血管与身体其它部位血管吻合,寄生成活,肢体残端进行皮瓣修复。二期将断指(肢)回植。结果 3例成活,2例坏死。随访3-4年,根据国际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良2例;可1例。结论 寄生再植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修复断端周围软组织缺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指(肢)体的长度,为某些复杂的断指(肢)再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手部脱套皮肤的显微回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手部皮肤脱套的处理比较困难[1]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组合皮瓣移植[2 ] ,或将撕脱近端皮肤修整成真皮下带血管网的皮肤回植。前者虽能改善部分功能 ,但外形仍不满意 ,手术创伤较大 ,风险也大 ;后者当时虽可覆盖手部创面 ,但远端手指骨关节创面植皮难以成活。因此 ,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将损伤严重的撕脱皮瓣回植 ,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单指脱套皮肤回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 ,为 2例全手脱套伤患者将撕脱皮肤回植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例 1 女 ,2 4岁。 1998年 6月 6日 ,因滚筒伤致右手皮肤脱套伤而急诊入院。局部检查 …  相似文献   
105.
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血供障碍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并探讨血供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外科治疗21例21指拇指软组织缺损,男16例,女5例;年龄16~55岁,平均39岁。应用拇指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桡侧软组织缺损(4例),拇指背尺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尺侧、指腹及甲床缺损(17例),皮瓣旋转点指间关节近侧0.5cm,皮瓣面积2cm×1.5cm~4cm×2.5cm。结果:术中术后6例发生血供障碍,经对应处理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色素沉着轻度,外形满意,拇指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修复指腹者感觉不同程度恢复,两点辨别觉:4~10mm。结论: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蒂部长度、宽窄及受压均能影响皮瓣的血供,蒂部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Bilhaut-Cloquet术治疗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2006年至2009年,对15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患儿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5例获得1~20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参照Kawabata评分标准:采用经典Bilhaut-Cloquet术者5例,优1例,良3例,差1例;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者10例,优6例,良3例,差1例.两组中指甲畸形明显者9例,瘢痕挛缩、增生者5例.结论 Bilhaut-Cloquet术是治疗复拇指畸形的有效治疗术式,适合于Ⅰ型对等型多拇;Ⅱ型以上的多拇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更有利于指间关节(IP)关节活动度的恢复.除了重视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和侧偏畸形的矫正外,指体外观尤其是指甲的精确重建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Bilhaut-Cloquet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umb duplic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Methods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and modified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were carried out in 15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thumb duplication during 2006 to 2009.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up postoperatively to observe any complications and assess the results using Kawabata evaluation criterion. Results The 15 children were follow-up for 1 to 20 months (6 months on average) postoperatively. According to Kawabata evaluation criterion, the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in 1 cases, good in 3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s. Modified Bilhaut Cloquet procedure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in 6 cases, good in 3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Nine cases had apparent nail deformity and 5 cases were accompanied by cicatricial contracture and hyperplasia. Conclusion The Bilhaut-Cloquet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umb duplica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ype Ⅰ thumb duplication. Modified Bilhaut-Cloquet procedur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IP range of motion when used in type Ⅱ or more severe thumb duplication. Besides joint range of motion, stability, and correction of lateral deviation, appearance of the thumb especially accurate nail restoration should acquire mor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局部封闭治疗儿童拇指扳机指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对41例(47指),年龄20个月至5岁,病程时间为1周至4年的儿童拇指扳机指,按照Sugimoto分期,其中Ⅱ期27指、Ⅲ期17指、Ⅳ期3指,均采用局部封闭治疗,每周1次,共2~3次.结果 2例Ⅱ型拇指扳机指失访,其余39例45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局部封闭治疗后平均2周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2.2%.注射局部无后遗症.结论 局部封闭治疗儿童拇指扳机指起效快,是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39例39指指端缺损,指端皮肤缺损面积均小于或等于1.2 cm2.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观、持物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39指指端缺损皮瓣完全存活.术后1年随访,外观、出汗情况、持物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等令人满意.39指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7.7%,46.1%的患者两点分辨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达优者占92.3%.结论 选择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并可获得良好的修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总结修复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 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20例,经全身支持治疗并通过多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分别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带腓动脉的小腿外侧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瓣加植皮、带部分腹直肌的胸脐游离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阔筋膜张肌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臀大肌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局部皮瓣等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5.0 cm×12.0 cm,最小3.0 cm×3.2 cm.结果 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有效修复,平均住院时间23 d,术后经3~8个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难治性感染缺损创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采用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39例39指指端缺损,指端皮肤缺损面积均小于或等于1.2 cm2.随访检测患指指腹外观、持物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出汗情况、感觉等指标.结果 术后39指指端缺损皮瓣完全存活.术后1年随访,外观、出汗情况、持物稳定性、关节活动范围等令人满意.39指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7.7%,46.1%的患者两点分辨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达优者占92.3%.结论 选择双皮下蒂V-Y推进皮瓣修复末节指端缺损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并可获得良好的修复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