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电针肾区穴位对蛋白尿型MsPGN患者RAS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肾区穴位对非肾综的蛋白尿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及对尿蛋白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MsPG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直流电针肾区穴位(三焦、肾俞、胃俞、胃仓、肓门穴),观察治疗前后血浆PRA、AngⅡ、尿蛋白、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电针组血AngⅡ、24h尿蛋白、尿IgG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提高(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频直流电针肾区穴位有助于MsPGN患者减少尿蛋白量,电针通过调节RAS是其中有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调控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活动性狼疮肾炎(LN)患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活动性LN患者PBL细胞凋亡调控因子Fas抗原、Fas配体、bcl-2和IL-8进行检测分析,并以15名正常自愿者为对照。Fas、FasL、bcl-2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清、尿IL-8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活动性LN患者Fas、FasL、bcl-2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Fas、FasL表达与临床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473、P<0.005;r=0.493,P<0.05),bcl-2表达与临床活动指数无显著相关性(r=0.063,P>0.05);血清、尿IL-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但与临床活动指数无关(r=0.038,P>0.05;(r=0.272,P>0.05),与Fas、FasL、bcl-2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Fas、FasL、bcl-2的表达升高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LN发病机制之一,PBL中Fas、FasL表达水平可作为病情活动的指标;血、尿IL-8水平低下,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红花临床上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喜用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单方使用或复方配伍应用。对应用过红花的 35 0例病人出现过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 ,其具有重复性。在复方中是否由红花引起的不良反应 ,以反复使用、撤用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作为判断标准。1 出 血 :在剂量 5~ 15 g之间 ,出现 8例鼻出血 ,均在年龄9~ 2 8岁之间 ,未见其他部位出血 ,这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过程的内在凝血酶—纤维蛋白的反应有关 [1 ] ,笔者发现有 18例坚持使用红花 10~ 15 g达 6个月后 ,血小板计数下降 ,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停用后血小板计数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1)1639G/A(rs9926231)与细胞色素P450酶2C9基因(CYP2C9)1061A/C(rs1057910)多态性对中国汉族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代谢和药效的影响。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248例≥60岁房颤患者及262例≥60岁健康对照者的VKORC1—1639G/A、CYP2C91061A/C基因多态性。用HPLC法检测190例口眼华法林14d后国际标准化比值(1NR)达标1.5~3.0患者血药浓度,比较华法林代谢的药效差异。结果:两组-1639G/A与1061A/C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达标组1061AA型比AC+CC型华法林维持剂量高、INR值低(P〈0.05),1639AA型比GA+GG型华法林维持剂量低(P〈0.05);调整体表面积和剂量后,1061AC+CC型华法林血药浓度高于AA型(P〈0.05);调整体表面积、剂量及血药浓度后,-1639AA型INR大干GA+GG型(P〈0.01)。结论:对中国老年房颤患者来说,VKORC1及CYP2C9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华法林药效;VKORC1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维持剂量较低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45.
黄芪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本文从黄芪的功效出发,介绍骆杰伟主任医师临床应用黄芪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和在围手术期使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46.
49例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病理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肾脏的病理变化,了解无症状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蛋白≤0.3g/24h)的病理改变与尿特定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10~50岁)的特定尿蛋白指标,进行肾活检作普通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49例患者肾组织光镜检查显示:48例均为系膜增生,其中单纯系膜增生31例,IgA肾病12例,系膜增生伴局灶硬化1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系膜增生型)4例,薄基底膜肾病1例。肾小管1级损伤与2、3级损伤之间尿α1-MG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症状尿检异常镜下血尿患者,尿α1-MG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作为评判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一项指标有一定的意义。当尿α1-MG正常时建议仅行定期随访观察;当尿α1-MG持续增加或伴有蛋白尿或伴有乙肝病毒感染时,可行肾活检明确其病理诊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7.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高血压病(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239例,高血压病非血瘀证患者203例,血压正常对照患者195例,抽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类型。结果三组间CC、CT和TT基因型构成比分布有显著性差异(2χ=14.268,P=0.006);经进一步卡方分割检验显示高血压病血瘀证组CT TT基因型频率(45.61%)高于高血压病非血瘀证组(35.96%)和对照组(29.23%),差异显著(2χ=10.672,P=0.00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CT/TT基因型人群患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是CC基因型的1.943倍(95%,CI:1.271~2.970,P=0.002)。结论MTHFR基因CT/TT类型可能是汉族人群高血压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8.
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托毒生肌等功效,是止血类代表药。骆杰伟教授认为止血类中药具有“修络护脉、修复组织”的作用,是中医止血功效的微观实质之一,并创新性地提出“止血修络论”观点。本文主要介绍骆杰伟教授基于此观点应用地榆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理论发挥。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α-内收蛋白(α-adducin)基因G460T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nsertion/detetion,I/D)多态性与汉族盐敏感性高血压(salt-sensitive hypertension,SSHT)及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改良的Sullivan's法(急性口服盐水负荷试验)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分为盐敏感109例和非盐敏感91例,用PCR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α-adducin基因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晨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1)EH组的α-adducin基因TT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0名)(P<0.05),而EH组和对照组ACE I/D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敏感组的α-adducin基因TT型、α-adducin基因TT+ACE Ⅱ型频率显著高于非盐敏感组(P<0.05).(2)盐敏感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显著高于非盐敏感组(P<0.05);盐敏感组的ACE Ⅱ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显著高于ID、DD型(P<0.05),α-adducin基因TT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显著高于GT、GG型(P<0.05),α-adduein基因TT+ACE基因Ⅱ型尿微量自蛋白/尿肌酐显著高于其它基因组合型(P<0.05).结论 α-adducin基因TT基因型或与ACE基因Ⅱ型协同可能是SSHT的遗传标志之一,可能是SSHT早期肾损害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确定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患者ACVRL1基因突变位置及分析临床表型.方法 对该家系先证者ACVRL1基因常见突变位置第3、7、8外显子进行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筛查,随后DNA测序证实,确定突变位点后,扩增其家系另5名成员的相应区域筛查,并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先证者胃黏膜见出血和毛细血管扩张,彩超显示右肾小动静脉瘘;4例患者ACVRL1基因第3外显子145delG,形成移码突变,导致第53密码子为UAG终止密码子,另2名无临床表现者未见此突变.结论 ACVRL1基因145delG突变是这个家系致病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