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中风先兆证(EH-PAS)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EH-PAS患者和与之11相匹配(按性别、年龄±3岁、居住地)的无中风先兆的高血压组(EH-non-PAS组)、对照组(Control)各116例的CYP11B2-344T/C基因型,用PCR法检测ACE(I/D)基因型.结果X2分割后EH-PAS组ACE-DD型频率(25.00%)显著高于EH-non-PAS组(13.79%)和Control组(12.93%)(X2=7.341,P=0.007),基因联合分析DD TC/CC型频率分布(13.79%)高于EH-non-PAS组(3.45%)和Control组(3.45%)(X2=12.8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以EH-non-PAS组为参照系,DD型患EH-PAS的OR值为2.303(95%CI,1.130~4.694,P=0.022),以Ⅱ/ID TT型为参比基线,DD TC/CC型OR值为4.519(95%CI,1.368~14.928,P=0.013),OR值最大.结论携带ACE-DD型与ACE-DD CYP-TC/CC基因型与EH-PAS有关联,两种基因在EH-PAS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确定一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角蛋白9(KRT9)基因突变位置及遗传特征。方法收集一个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患者3例和正常人3人及家系外3名正常人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A,然后对KRT9基因的突变热点区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该家系中3例患者的KRT9基因第1外显子第487位碱基发生C〉T的突变,导致第163位的精氨酸被色氨酸取代(R163W),而在其他正常人中未发现此突变。结论KRT9基因的C487T突变是该家系发生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高通量16S r DNA测序,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失眠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方法选择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按中医证型分为肝郁化火组22例、心脾两虚组17例、阴虚火旺组26例,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16S r DNA测序方法分析患者便菌群结构,QIIME软件与R语言stats包等分析菌群差异。结果共得到1226个不同的基因序列分类单元(OTUs),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OTUs共180个(P0.05),表明样品有丰富的菌落。肝郁化火组、阴虚火旺组测序序列的定位个数多于心脾两虚组及对照组(P0.05)。非加权Uni Frac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显著大于组内差异,表明分组有意义(R=0.103,P=0.002),提示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失眠不同证型高度相关。属水平在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57个属(P0.05),所有物种水平不同组间明显差异共115个物种(P0.05)。对照组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梭菌属(clostridiumⅪ、clostridiuumⅩⅧ)、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肝郁化火组优势菌属包括: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nifractor)、埃格特菌属(eggerthella)、嗜胆菌属(bilophila);心脾两虚组优势菌属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阴虚火旺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parasutterella、butyricimonas、odoribacter。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具有丰富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不同菌群结构,可能影响着不同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及结局。  相似文献   
3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疾病,西医治疗主要针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其防治以抑制和清除气道炎症为重点。目前,糖皮质激素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雾化吸入已成为哮喘首选治疗,但长期应用会带来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中医药在治疗此病时有独特的疗效。支气管哮喘相当于中医的“哮证”,此病病机为“伏痰”遇诱因引触,痰随气升,  相似文献   
35.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口疮"、"口糜"的范畴,笔者运用二妙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湿热证2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6.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检测寸口弦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弦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 α 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弦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压力变化(dP?dt-1)与速度变化(dU?dt-1)、时间三维构建WI图像。结果:寸口平和脉波型特点:W1波幅较人迎脉为小,NA较人迎脉明显,W2甚至图形不明显或消失,R-1st时间较人迎脉长;P波的重搏前波(潮波)出现较人迎脉为早,更靠近主波;人迎脉U主波向上呈“Λ”型,而寸口脉呈拱型圆钝“∩”型,且波幅为小。寸口弦脉波型特点:寸口弦脉U主波方向向上呈“Λ”型,而寸口平和脉呈“∩”型,且弦脉血流振幅较平和脉明显增大,呈徒增徒降趋势;NA波较深,W2波不明显;WI主波W1特征图型:弯月刀型。弦脉组W1、NA、W2、PWVβ较平和脉组增高,而弦脉组R-1st、1st-2nd、AI较平和脉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I技术于脉象研究可使弦脉图更具可观性、可辨性、客观性,利于传统脉学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急性口服盐水负荷对高血压盐敏感者肾脏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皖素A2(TXA2)的代谢变化及其与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改良的Sullivan s法将2006—2009年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1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盐敏感性(SS,83例)和非盐敏感性(NSS,67例)高血压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Alb)及盐水负荷前后TXA2、PGI2的代谢产物TXB2、6-酮-PGF1α并对二者行相关分析。结果 SS组晨尿Alb/肌酐(Scr)显著高于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盐水负荷后2 h,盐敏感者6-酮-PGF1α浓度明显较盐不敏感者低(P<0.05);而盐负荷后盐敏感者TXB2浓度、TXB2/6-酮-PGF1α及负荷后的增加幅度均明显较盐不敏感者高,TXB2/6-酮-PGF1α盐负荷后2 h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XB2/6-酮-PGF1α与尿Alb/Scr呈显著正相关(r=0.267,P<0.05)。结论盐负荷对高血压盐敏感及盐不敏感者肾脏TXA/PGI代谢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与盐敏感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β3-Ag)与糖尿病痰湿证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痰湿证患者178例、非痰湿证150例和对照组138例.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β3-AK基因Trp64Arg多态性.结果 3组TT、TC和CC基因型总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卡方分割痰湿证组的TC...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应用Wave Intensity(WI)技术检测临床评估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可行性。方法: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型糖尿病65例血瘀证和62例非血瘀证患者,及50例健康者检查,获取W1(前向压缩波)、W2(前向膨胀波)、NA(低振幅负向波)、时间参数(R-W1、W1-W2)等数据。结果:2型糖尿病非血瘀证组的W1值较对照组减低,而血瘀证组W2、NA值较非血瘀证和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WI技术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综合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动脉硬化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具有很强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与高血压的形成密切相关。交感神经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交感神经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