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液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共147例患者,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胸部疾病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63岁。随机分为肿瘤组(96例)和非肿瘤组(51例)。肿瘤组包括肺癌68例、食管癌20例、贲门癌8例。组织病理分型其中鳞癌62例,腺癌27例,未分化癌6例,肺小细胞癌1例。治疗方法其中开胸手术切除16例,化疗68例,放疗3例,其他治疗(包括免疫调节、营养支持、中医药等)9例。在肿瘤组中伴有远处转移者59例,无转移者37例。肿瘤组96例中,87例获随访,随访率91%,随访时间24个月。患者入院后进行11项检测,包括Fib、PT、APTT、TT、CEA、SF、AFP、CA50以及CRP、BPC、HCT等等。凝血指标采用化学底物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采用ELISA法测定。统计学方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肿瘤组和非肿瘤组每个指标两组间差异,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法检验胸部肿瘤患者中有无转移的两组与不同肿瘤病理分型各组间凝血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差异。结果肿瘤组Fib、PT、APTT、CEA、SF、CA50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年龄、BPC和HC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有无转移两组和不同肿瘤病理分型各组的凝血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差异显示,不同肿瘤病理分型各组间的指标无显著差异;有转移患者的Fib和CEA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手术治疗的16例肿瘤患者均在无转移组,表明血液Fib和CEA水平低下预后较好。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凝血指标增高,表明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伴有转移的患者凝血系统紊乱更加严重,提示预后不佳。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肺癌患者给予抗凝干预治疗,改善和纠正凝血紊乱,可能在抑制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Fib和CEA对于早期提示肿瘤恶化,判断其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此外,对肺癌患者进行凝血和纤溶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探讨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参麦汤改善糖耐量异常大鼠骨骼肌GLUT4mRNA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麦汤组、参麦汤加运动组、运动组。用RT-PCR方法检测参麦汤对糖耐量异常大鼠骨骼肌GLUT4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参麦汤组大鼠骨骼肌GLUT4mRNA表达上升最显著(P<0.001),运动组(P<0.01)、参麦加运动组(P<0.05)依次次之。结论:参麦汤可上调大鼠骨骼肌GLUT4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值作为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的可行性.[方法]搜集2009年09月至2010年12月眼科门诊RVO患者32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纳入病例分为正常硬化组、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比较中药介入的疗效及动脉硬化程度的改善情况及动脉硬化与RVO的关系.[结果]动脉硬化程度较高者RVO患病率高,中药疗效以动脉硬化较轻者好;经过中药调理后患者原有的动脉硬化程度减轻或趋于正常范围.[结论]动脉硬化检测值可作为一项中医药早期防治RVO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参麦汤对糖耐量异常大鼠血清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血管损伤因子(vWF)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溶液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用参麦汤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用ELISA法测糖耐量异常大鼠血清PAI-1和vWF的含量。结果:各干预组均能降低PAI-1、vWF浓度,其中以参麦汤加运动组作用明显(PAI-1 P<0.01,vWF P<0.01),参麦汤组(PAI-1 P<0.01,vWF P<0.05)及运动组(PAI-1 P<0.01,vWF P<0.05)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AI-1、vWF浓度。结论:参麦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耐量异常大鼠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制作MGD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54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得到42项有效辨证指标信息,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样本聚类(Ward's method)分析后辨证。结果初步拟定5个中医证型:风热外袭证25例,脾胃湿热证40例,脾肾阴虚证32例,痰湿阻胞证30例,脾胃气虚证27例。结论 MGD可辨证分型为风热外袭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阴虚证、痰湿阻胞证、脾胃气虚证五证。  相似文献   
3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皮肤或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兔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添加浓度为10^-1-10^2μg/L的bFGF,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10^-1-10^2μg/L的bFGF对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以50μg/L浓度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37.
针对我国目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态势和缺陷,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循证医学理论,构建组织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框架(16种类型)可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水平,并对其它类似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以中医“治未痛”的理论和实践干预IGT必将给糖尿病的预防带来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9.
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称痛经,可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两种,前者常始发于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又称原发性痛经,后者又称继发性痛经,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或宫内节育器等引起,属中医"痛经"、"经行腹痛"范畴.  相似文献   
40.
针对我国目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态势和缺陷,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循证医学理论,构建组织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框架(16种类型)可促进糖尿病防治工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水平,并对其它类似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据文献报道,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近1.35亿,预测到2025年将近3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5,000万人,且发病率逐年增高,预计到2015年可达到6,000万人,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糖尿病大国。这其中,95%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老年人居多。糖尿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并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为此,推行科学、高效、经济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