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08篇
  1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左室扭转并探讨其运动同步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PD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5例PDA患者分为单纯PDA组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短轴观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计算左室扭转...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将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mg,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均做患眼颢侧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30d。两组均联合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点滴共30d。以视力、视野、眼底改变为疗效判断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各项主要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49.1%,两者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检验,X^2=20.140,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在高能量损伤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2003年8月~2007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能量损伤性胫腓骨粉碎骨折患者,使用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对合并关节内骨折的病例首先强调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腓骨骨折强调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便于维持肢体力线。结果经过4~20个月(平均13.8个月)随访,88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82例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正常,行走正常;3例膝关节伸约5°、屈约70°,3例踝关节背伸约5°、跖屈约10°。踝关节参照Helfet评定标准、膝关节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2%。6例钉道渗出稍多。结论HoffmannⅡ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是治疗高能量损伤性胫腓骨粉碎骨折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9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医学课程,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学人才。而在教学研究中,作者发现目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提出调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授课方案,注重中西医知识的融会贯通;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措施,以求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5.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高原肺水肿易感者的发病基础 ,探讨高原移居人群缺氧初期和居住 6个月后肺通气功能与血浆一氧化氮 (NO)含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旨在充分认识低氧环境中肺通气功能的代偿和调节过程 ,为高原急性肺水肿的防治寻求新的途径。对象与方法  (1)测验对象为某高原边防部队同一群体的 2 2名汉族男性青年 ,年龄 19~ 2 7岁 ,平均 2 1岁 ,在进入高原前 (海拔 140 0m)、进入海拔 5 380m 10d和居住 6个月后分别进行了静息状态下肺功能和血浆NO的测定。进入高原前 (海拔 140 0m)经体检确认健康 ,无心肺疾患史。 (2 )采用美国产E…  相似文献   
996.
海拔4300m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部分体测量指标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世居者与移居者身体的不同特点。方法:同时测定阿里地区(4300m)25名藏族青年和25名汉族青年的部分体指标。结果:移居汉族青年较世居藏族青年体重、血氧饱和度航肩胛下部皮褶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身高、收缩压、体脂量、三头肌部及髂部皮褶厚度增高显著(P〈0.05);脉搏、舒张压、上臂围及上臂肌围增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高原世居藏族青年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明显优于移居汉  相似文献   
997.
我们在喀喇昆仑山海拔3700m处对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均为海拔4300m以上的边防哨卡和新藏公路沿线战士,均男性,平原出生,汉族6例,维吾尔族2例;年龄20~45岁,平均30.6岁。进入高原3~5日发病,发病1日内送抵医疗站救治。高原肺水肿依据文献〔1〕标准确诊。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治疗(静注氨茶碱、速尿、地塞米松,口服硝苯吡啶等),并先吸入…  相似文献   
998.
我们于喀喇昆仑山海拔3 700 m处对收治的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浆C型利钠肽(CNP)含量,旨在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二者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显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 ,13岁。皮肤出丘疹伴瘙痒 11年。患者2岁时双足背出现红色小丘疹 ,渐向上发展 ,皮疹大多在外伤后出现 ,逐渐增多 ,融合。 5岁时颈部再次出现类似丘疹 ,密集成片 ,搔抓易破 ,可自然痊愈 ,遗留淡红色斑。后腹部、背部、股部相继出现同样损害 ,瘙痒明显。皮肤科情况 :颈肩部、腹部、背部大量散在或成片分布甲盖至分币大不整形淡红色斑 ,表面萎缩变薄 ,有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陕西西安  71 0 0 61蜡样光泽 ,部分斑内散在粟粒大白色丘疹 ,质硬 ,双胫前、足背大量米粒、豌豆大扁平丘疹 ,表面角化 ,有光泽 ,部分密…  相似文献   
1000.
正常鞍区冠状面CT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鞍区冠状面 CT断层解剖学特征。 方法 利用全身 CT设备 ,对 16 7例正常成人进行了鞍区冠状面薄层 CT增强扫描 ,层厚 1.5~ 2 mm。 结果 正常垂体高度为 2 .6~ 8.4m m,平均 4.6±2 .1mm ,宽度为 8~ 2 1m m,平均 13.8± 4.1m m ,5 0岁以后垂体高度稍有降低 ;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居多 (43% )、平坦型次之 (36 % ) ,隆起型较少 (2 1% ) ;2 6 %正常垂体柄有轻度倾斜 ;海绵窦大小、形态变化较大 ,增强后其密度高于垂体 ;鞍底有 5 1%呈凹陷型 ,45 %呈平坦型 ,4%呈隆起型 ,有 5 0例 (30 % )正常鞍底骨质变薄、密度减低。 结论 冠状面薄层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鞍区的解剖结构 ,正常鞍区解剖变异较大 ,须综合观察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