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目的 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式Typodont结合扫描仪,观察关闭间隙时使用滑动法和双钥匙曲法牙列的三维变化,并探索在同一加力方式下,加载不同力值对牙列的影响。方法 在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标准Typodont上颌模型上黏接托槽,滑动组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关闭拔牙间隙,分为平弓组和摇椅组;双钥匙组采用双钥匙曲法关闭间隙,分为前倾组和后倾组。设置250 g和300 g两种加载力值。重叠初始和实验后数字模型,分析牙冠标志点三维位移变化。结果 (1)矢状向上,平弓组在250 g力值下与摇椅组U1、前倾组U1、后倾组U3、U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 g力值下与摇椅组U7、后倾组U1~U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力值增加,各实验组的前牙后退量无明显增加;后牙前移量均相应增加,除摇椅组U6、后倾组U7外(P<0.05),其他后牙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冠唇(颊)舌倾度上,平弓组前牙区冠舌倾程度大于摇椅组,力值增加两组冠舌倾程度均增加。两力值下,所有实验组仅前倾组前牙表现冠唇倾,后倾组前牙在250 g力值时接近整体后退。加载250 g时仅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透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6-OHDA)左侧纹状体注射法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旋转模型,透针组穴取"百会"透"太阳",每日1次,6日为一疗程.其他3组不予治疗,观察2个疗程.采用以HE染色观察大鼠黑质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以RT-PCR技术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及多巴胺转运体(DAT)mRNA的表达.结果:透针组TH mRNA(1.22±0.19)及DAT mRNA(0.62±0.11)均较模型组TH mRNA(0.65±0.17)及DAT mRNA(0.41±0.08)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大鼠黑质神经细胞透针组较模型组数量增多,细胞变性减轻.结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能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TH及DAT mRNA表达增高,进而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合成与重摄取,以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相关知识获得途径及意愿获得形式,为科学开展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自填问卷形式采集苏州市3 256名学生对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染病知识主要获得途径和意愿获得形式的问题信息。结果 苏州市3 256名学生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总知晓率为71.84%。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家庭类型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总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4、297.540、38.174,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历和家庭类型为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总知晓的影响因素。以课堂、讲座方式为传染病知识主要获得途径,报告率最高为85.57%;以专题讲座、课题教学形式为学生获得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意愿形式,报告率最高为78.16%。结论 苏州市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有待提高,应根据不同性别、学历和家庭类型的学生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4.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咳嗽、气喘、胸闷为症状的气道高反应慢性炎性疾病,患病群体庞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难以根治。近年来,空气污染、老龄化等因素使得哮喘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目前西医常规治疗大多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气管扩张剂抗炎和缓解症状,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和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5.
DM是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血清及糖皮质类固醇诱导的蛋白激酶(SGK)包括SGK1、SGK2、SGK3亚型,均在DM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SGK在DM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DM及其并发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6.
余延康  韩迪  杨质秀 《光明中医》2023,(6):1166-1168
梅核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以咽喉部阻滞感、黏滞感为主要表现,如有枣核梗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现代医学主要运用精神类药物控制其症状,但收效不佳并且有着较大的不良作用。杨教授对症下药治疗梅核气每每能收获不错的疗效,此文主要介绍杨教授治疗梅核气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为医学临床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探讨麦味养肺汤(Maiwei Yangfei Decoction, MWYF)对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制备MWYF水煎液,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其主要成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MWYF低(MWYF-L)、中(MWYF-M)、高(MWYF-H)剂量组和吡非尼酮(PFD)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博莱霉素(bleomycin, BLM)气管滴注法构建肺纤维化模型,次日起给予生理盐水或MWYF或PFD灌胃处理。每日观察小鼠饮水饮食、行动、毛发;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和CT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COL3)、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情况;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α1(COL1α1)、COL3、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18.
黄辰蒋玥  韩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0):3456-3458+345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中医肺胀、喘证等研究领域,为一种以气道重塑为特征的进行性气流受限慢性疾病,正虚邪实是其发病根本,正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邪实为瘀血痰浊互结阻塞气道。中医治疗本病溯本求源,把握整体,以扶正祛邪之大法辨证论治,扶正以补肺健脾、益肾清肝为要,兼顾益气、活血、通腑、祛痰、平喘以祛邪,随证扶正,适时祛邪,不偏不废把握主次,此为中医治病精髓所在。该文对近3年COPD气道重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COPD气道重塑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入手,提出“扶正祛邪”法在该病治疗中应贯穿始末。以期能为早期干预COPD气道重塑的精准与个性化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