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石南藤、山蒟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报道自山蒟及石南藤中分得海风藤酮(Ⅰ),denudatin B(Ⅱ),N-isobutyl-deca-trans-2-trans-4-dienamide(Ⅲ),本文继续报道自山蒟中分得一新木脂素,命名为山蒟素D(Ⅳ),X-衍射晶体结构测定为外消旋光学异构体。自石南藤分得Ⅳ的同系物,为新结构、命名为南藤素(Ⅴ),以及山蒟素C(Ⅵ),galgravin(Ⅶ),二氢毕拨明宁碱(Ⅷ)及巴豆环氧素(Ⅸ)。以上化合物皆首次自山蒟及石南藤中分得。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实验测定活性,除Ⅲ,Ⅳ,Ⅶ,Ⅸ外皆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2.
血小板的过度活化与凝血,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休克等多种病理改变有关。在促进血小板活化的诸因素中,近年发现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作用最强者。PAF是多种细胞在适宜刺激下释放的一种磷脂介质,该介质在很低的浓度下即可引起血小板变形,聚集和释放反应。因而,寻找特异的PAF拮抗剂有可能对上述有关疾病的治疗提供适宜的药物。为此,我们以PAF引起的兔血小板聚集为指标检查了从近百种中草药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频率为50Hz的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9组,每组分别暴露在频率50Hz,磁场强度为0(对照组)、0.9、1.2、1.5、1.8、2.1、2.4、2.7、3.0mT的正弦交变磁场中,30min/次/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48h后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第3、6、9、12、15d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第10d进行ALP组织化学染色,第12d进行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结果成骨细胞于磁场暴露处理3d~4d后呈漩涡样分布;与对照组相比,0.9、1.2、1.5、1.8、2.1、2.7和3.0mT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或P0.05),2.4mT组无明显影响(P0.05);除3.0mT组外,其它各组的AL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1.8mT组最高(P0.01);1.2、1.5、1.8、2.1和2.4mT组的ALP阳性克隆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8mT组最多,0.9、2.7和3.0mT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茜素红钙化结节计数结果与ALP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趋势相一致。结论 50Hz,0.9mT~3.0mT的正弦交变磁场(2.4mT除外)均抑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但能促进其分化成熟与钙化,尤以1.8mT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4.
野百合碱(Ⅰ)(又名农吉利甲素)是从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豆科)分离的一种双稠吡咯啶类生物碱,有抗癌作用。局部外用治疗皮肤癌、宫颈癌,疗效可重复,但因对肝的毒性问题尚未解决,故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 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对肝的毒性作用,Culvenor等认为是由于双稠吡咯啶环1,2位有双键、伯羟基酯化的结构,亦即化合物中有抗肿瘤活性的烯丙酯部分,因  相似文献   
55.
海风藤酮是从中药海风藤(Piperfutokadsura)中提取的一种木脂素。本文运用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及血小板聚集观察海风藤酮的作用,发现海风藤酮特异性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洗涤的兔血小板结合,其ki为2×10-12mol/L,体外实验显示特异性地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IC50为2.6μmol/L,而对APP、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无效。半体内实验表明,0.1mg/kg海风藤酮抑制PAF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维持2小时。静脉(71mg/kg,14.2mg/kg)及口服(80g/kg;120mg/kg)海风藤酮抑制大鼠体内血小板血栓形成,其抑制率分别为25.4%,38.2%,21.4%又34.6%以上结果表明,海风藤酮是一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特异性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56.
山药新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胡椒科(Piperaceae)植物山蒟(Piper hancei Maxim)的藤茎分离到三种木脂素类化合物,根据光谱(UV,IR,NMR和MS)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化合物Ⅲ确定为新结构,(7S,8R,3′S)-1′-烯丙基-3′-甲氧基-7-(3,4-次甲二氧基苯基)-7,8,3′,6′-四氢-6′-氧苯并呋喃,命名为山蒟素(hancinone);化合物Ⅰ为海风藤酮(kadsurenone);化合物Ⅱ为denudatin B。后两种化合物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山蒟民间草药,治疗风湿和关节炎。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结合实验及PAF血小板聚集实验测定,化合物Ⅰ的抑制作用最强,化合物Ⅱ明显减弱,而化合物Ⅲ无活性。  相似文献   
57.
辛夷水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雅研    高从元  乔梁  韩桂秋 《药学学报》1994,29(7):506-510
从辛夷(Magnolia biondii pamp.)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三个化合物,木兰碱(Ⅰ),E-对羟基桂皮酸乙酯(Ⅱ)及一个新化合物(Ⅲ),利用光谱法确定其结构为山萘素-7-O-β-(6″-对羟基桂皮酰)-D-葡萄糖甙。命名望春花黄酮醇甙Ⅰ(biondnoidⅠ,Ⅲ)。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频率为50 Hz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EMFs)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9组,分别用频率50 Hz,磁场强度为0 mT(对照组)、0.9 mT、1.2 mT、1.5 mT、1.8 mT、2.1 mT、2.4 mT、2.7 mT和3.0 mT的正弦交变磁场处理,30 min/次/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第3 d、6 d、9 d测定钙含量;第10 d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RT-PCR法检测BMP-2和Collagen-I基因的表达。结果:磁场处理了3 d以后成骨细胞呈漩涡样分布;第9 d磁场组钙盐沉淀量普遍高于对照组,尤以1.8 mT显著高于对照(P0.01)及其他各组(P0.05);磁场处理组的BMP-2、Collagen-I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1.8 mT和2.1 mT组表达量明显较高。结论:本实验所用50 Hz,0.9 mT~3.0 mT的正弦交变磁场能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并提高BMP-2和Collagen-I的基因表达水平,其中以1.8 mT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导了一种适用于药典中含皂甙类生药的薄层层析鉴定法。作者对含皂甙类生药——药用樱草(Primula veris)根及高报春(primula elatior)根;洪都拉斯菝契(Smilax utilis即S.regelii)根;墨西哥菝契(Smilax aristolochiaefolia)根;美远志(Polygala senega)根;肥皂草(Saponaria rubra)根及肥皂树(Quillaia saponaria)树皮的薄层层析图谱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皂甙类生药的图谱呈现明显不同层带和颜色(文中附有层析谱)。作者认为,茴香醛硫酸试剂显色的效果较血液明胶法优越。实验方法: 用硅胶GF_(254)按一般方法制备薄层板。检液为1克生药粉末(通过500目筛),加70%乙醇10毫升,加热回流15分钟,过滤,  相似文献   
60.
苦参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鼠口饲苦参液或将氧化苦参碱直接作用于脾细胞均不影响IgE抗体形成。氧化苦参碱明显抑制变应原诱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其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氧化苦参碱不阻断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亦不改变细胞内cAMP水平,但能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稳定细胞膜。后者可能是苦参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治疗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