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法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肝郁痰凝血瘀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11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肝郁痰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与实验组55例。对照组予贴敷药剂治疗,实验组予疏肝消瘿方、贴敷药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各项中医症候评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β-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水平,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峡部厚度。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实验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均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FT3、FT4、TS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水平较治疗前减少,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增加,实验组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最大直径、峡部厚度较治疗前均减少,实验组最大直径、峡部厚度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法可提高对甲状腺...  相似文献   
32.
33.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注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1].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消化道疾病有效的、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9年以来,行186例保留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体会到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包括无痛操作技术及对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等),而且在操作前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应有详细的了解,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才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处置,达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34.
35.
病人长期卧床,身心会受到很大压力,易出现精神委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等原因,有些病人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定期为病人更换卧位,使病人感到舒适,并可预防并发症。为体重较重的病人翻身,使用常规方法,费人、费力,病人感到不舒适。2005年以来,我科对20例体重较重病人使用翻身单,取得满意效果。1材料与制作翻身单多采用绵制材料,并能承受70kg以上重量,单子表面光滑柔软。如大布单、医用床单、被套等。翻身单面积为1m×1.5m。2使用方法翻身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临床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12月呈报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150例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通过静脉给药125例,口服给药25例.在6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加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次最多.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变态反应和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多见,临床主要为轻度不良反应.经过合理的治疗后,治愈145例,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不同品种之间所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存在差异,提示临床上对个体患者应恰当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37.
杨金芬  韩娟 《农垦医学》2010,32(2):165-166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体质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81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男性的身高为170.92±6.32cm、女性为159.46±5.45cm;男性的肺活量为3897.13±757.85ml、女性为2624.16±455.44ml;男性的50米跑为7.56±3.22s、女性为8.78±1.09s;男性的立定跳远为240.59±278.21cm、女性为174.82±273.70cm。结论:男性的身高高于女性,不同年级学生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肺活量大于女性,一年级学生肺活量低于高年级学生;50米跑、立定跳远在不同性别、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方剂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2008年方荆学课程结业考试试卷的质量. 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处理,分析试卷的试题质量. 结果 试卷的平均难度为O.70,试卷整体区分度很高,试卷信度为O.8061. 结论 2008年方荆学试卷能够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很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应了学生对方剂学课程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不同能流密度体外冲击波对骨质疏松兔股骨髁部松质骨成骨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30只5月龄雌性新西兰兔去势,5个月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所有骨质疏松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一组为体外冲击波(ESW)能流密度0.28 mJ/mm~2处理组(B组),另一组为体外冲击波能流密度0.47 mJ/mm~2处理组(C组),脉冲次数均为2000次,在实验组兔右侧股骨髁部进行体外冲击波(ESW)处理.于处理后4、8周时分二批每组处死5只动物,分离右侧股骨远端,进行显微CT(micro-CT)测量分析.结果 micro-CT三维重建分析表明,不同能流密度冲击波处理后4周时B组和C组在骨组织体积比(BV/TV)、骨小梁数目(Tb.N)等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时B组和C组分别在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BV/TV、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ectivity Density)等指标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的BMD和BMC分别较B组增高16.8%和10.6%,尽管C组在其他骨小梁立体测量学等指标方面均较B组优,但两组测量结果 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能流密度体外冲击波对骨质疏松局部治疗后,不同时间,其成骨作用不同,较高能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在治疗后8周时,促进骨质疏松被处理局部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骨密度作用较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探讨TTT治疗的合适参数。方法湿性黄斑变性患者200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另一组患者行TTT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OCT、FFA、ICGA、视力及amsler表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OCT显示:治疗后TTT治疗组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药物治疗组黄斑水肿改善不明显,两组治疗比较χ2=11.16,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CNV明显消失或缩小,药物治疗组CNV改变多不明显,两组比较χ2=8.03,P〈0.05。有统计学差异。FFA、ICGA检查结果:TTT治疗组CNV较治疗前面积减小,甚至闭合,与药物治疗组相比χ2=8.03,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比较t=24.14,P〉0.05。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前治疗后视力比较t=11.91,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后视力略有提高或保持不变,与药物治疗组相比,χ2=7.38,P〈0.05有统计学差异。TTT治疗组amsler表检查视物变形改善或无变化,与药物组相比χ2=8.90,P〈0.05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能量组治疗后视力无明显差别,110~125/mm能量组与另两组并发症比较χ^2=9.39,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TTT可有效的封闭黄斑变性的CNV,使其缩小甚至萎缩,激光能量110~125/mm是TTT治疗较为合适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