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34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769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33篇
  1篇
中国医学   44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老年女性浸润性导管癌(年龄≥65岁)患者标本,分析ER、PR、HER-2的表达情况与TNM组织学分期、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ER、PR和H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61.2%、16.5%;ER、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HER-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ER、PR、HER-2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均无明显相关(P>0.05);乳腺癌中ER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ER、PR阳性对患者无病生存率无影响(P>0.05)。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2.
以医护人员依从性为研究重点,比较了两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弹性管理模式和普通管理模式)对不同层次医护人员依从性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临床路径弹性管理模式能有效强化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特别是低年资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临床路径管理应聚焦临床医护一线人员依从性,不断优化路径管理模式,顺应临床工作实际,弹性管理,收放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临床路径的效能。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分析非冠心病胸痛患者的疾病特点,延误诊断原因,胸痛病因,提出避免延误诊断的建议.方法:因胸痛怀疑冠心病住院的241例患者,首次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查,筛选出106例非冠心病胸痛患者.通过病历、调查表和电话随访收集相关资料,并从危险因素、胸痛特点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与同期首次行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比较发病年龄较小,女性较多,误诊时间较长(P均<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的患者依据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14.2%的患者依据胸痛特点诊断为冠心病,未行进一步检查.53.8%的患者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平均医疗费用(2.84±2.62)万元,为CAG费用的4.73倍.53.8%的患者因医师,35.8%的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延误诊断.神经、心理、精神因素(51.1%),消化道疾病(21.5%),颈椎病(14.8%)是导致非冠心病胸痛的主要病因.非冠心病胸痛患者预后较好.排除冠心病以后85.2%的患者胸痛情况明显好转,90.9%停服扩血管药,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及无创性检查不能明确排除冠心病的胸痛患者应该尽早进行CAG或CTCA检查明确诊断,从而避免误诊和浪费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切忌盲目滥用冠心病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及接诊医师明确诊断的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社区护士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模式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学员实施急救理论讲授、实训、实习、跟踪指导和全程督导的跟进式培训模式.结果 学员对培训后的急救内容、创伤急救技术、中毒急救技术、传染病防护知识等认知较培训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士急救护理技术跟进式培训模式,对学员跟进式管理和培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我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已广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是由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的银杏叶、灯盏细辛、三七、冰片、丹参等组成.2010年4月-2010年6月,笔者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97.
背景:核因子κB在肿瘤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DLIM2基因可以介导终止核因子κB的活性,解除核因子κB对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目的:克隆人PDLIM2全长基因,构建pIRES2-EGFP-PDLIM2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新鲜膀胱组织总RNA中克隆PDLIM2全长基因,与经BamHI、XhoⅠ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质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IRES2-EGFP-PDLIM2,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PDLIM2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EJ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PDLIM2的表达进行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EJ细胞中获得PDLIM2的高效表达。表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成功从膀胱组织中克隆出PDLIM2全长基因,成功构建pIRES2-EGFP-PDLIM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98.
刘红侠  海燕  解爱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16-1217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易感因素,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1~2010年本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感染例次率为,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其次为泌尿道,危险因素以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使用呼吸机为最多。结论:预防呼吸机管路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护易感宿主、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67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常规HE染色检测所有的淋巴结:在HE染色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灶的淋巴结标本中,免疫组化检测微转移病灶的存在情况。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VEGF—C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7例胃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46例(68.7%)。所有病例的淋巴结总数为902枚:HE染色检查未发现癌转移灶的淋巴结总数为358枚,免疫组化检出存在微转移病灶者16枚(4.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微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81.3%(26/32)和88.9%(8/9),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57.1%(20/35)和无淋巴结微转移组的46.2%(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C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晚期肠癌患者药物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临床特征、以奥沙利铂或氟尿嘧啶为主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中国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以Life平台检测对DPYD、ABCB1、GSTP1、ERCC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患者KRAS状态、肿瘤部位(左右)、不良反应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差异。 结果纳入晚期肠癌患者108例,DPYD 4个位点(rs3918290、rs55886062、rs67376798、rs2297595)均为野生型,ERCC1(rs11615)GG纯合型基因52例(48.1%),AG杂合型基因50例(46.3%),AA野生型基因6例(5.6%)。GSTP1(rs1695)AG杂合型突变36例(33.3%),AA野生型66例(66.1%),GG纯和突变型6例(5.6%)。ABCB1(rs1045642)AG杂合型基因58例(53.7%),GG纯合型基因42例(38.9%),AA野生型8例(7.4%)。肿瘤位于左右半结肠与ERCC1基因分布频率有关(χ2=4.802,P=0.028),与GSTP1,ABCB1基因分布频率无关。KRAS突变患者ABCB1杂合突变率42.9%,未见突变患者为7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47)。GSTP1 AG型和GG型较AA型易产生2~3级全身不良反应高(77.8% vs. 45.5%,χ2=5.193;P=0.023)。ABCB1 GG型和AA型患者发生3~4级不良反应率为32.9%,对比AG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P=0.02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PFS与ABCB1和GSTP1基因多态性无关,与不同ERCC1基因型有关,ERRC1杂合型突变(AG型)患者较纯和型(GG型+AA型)具有较短PFS(5.6 m vs. 8.0 m,P=0.029)。 结论检测基因多态性具有临床价值,对晚期肠癌化疗的不良反应、预后及为患者调整化疗方案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