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408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又称Preseps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重症肺炎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9例,根据患者治疗10天后的临床归转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54)以及预后不良组(n=35)。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3天和入院5天的血清Presepsin,ICA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resepsin,ICAM-1与PCT及APACHE II评分的相关性。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个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结果 各个时间点预后不良组的血清Presepsin,ICAM-1,PCT水平以及APACHE II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8~8.331,均P<0.05);预后良好组的血清Presepsin,ICAM-1水平呈下降趋势,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8~7.661,均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Presepsin,ICAM-1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4~1.714,均P>0.05)。各个时间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resepsin与ICAM-1,PCT及APACHE I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11~0.442,均P<0.05),ICAM-1与PCT及APACHE I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02~0.374,均P<0.05)。入院5天 Presepsin和ICAM-1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5%CI:0.802~0.957),0.843(95%CI:0.745~0.942)。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resepsin,ICAM-1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辅助临床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2.
袁仕君  陈龙  黄必胜  明晶 《中国药师》2020,(12):2332-2337
摘要:目的:采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等传统方法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粉晶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分析技术,对矿物类中药生石膏和玄精石进行系统鉴别。方法:采集生石膏和玄精石样品,记录原药材及其粉末性状特点,进行理化鉴别,确定样品真伪及品种。在上述基础上,采集各药材样品SEM显微图,对比生石膏与玄精石各显微图之间的差异,总结两者SEM鉴别特征;同时采集各样品粉末的XRD图谱,分别计算并绘制生石膏与玄精石的XRD平均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对共有指纹峰相对强度数据分别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验证生石膏与玄精石的XRD共有指纹峰用于两者鉴别的可行性。结果:生石膏和玄精石碎屑的SEM特征具有差异,玄精石均呈疏松层片状堆叠,细小碎屑均成沙粒状;而生石膏呈紧密聚合的长纤维状,且细小碎屑或粉末具碎裂状纤维特征。生石膏和玄精石粉末的XRD图谱峰位相似,但玄精石各峰相对生石膏各峰略左移,相同峰位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存在差异。相似度评价显示生石膏与玄精石明显分离,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可将两者准确区分。结论:SEM和XRD技术均可准确鉴别生石膏和玄精石及其粉末,传统鉴别方法结合SEM和XRD分析技术能够为生石膏和玄精石及其粉末的快速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高血压病患者(n=60,高血压组)和健康志愿者(n=32,对照组)血浆中CD31+/CD42-内皮微颗粒的水平,袖带震荡技术无创检测肱动脉与胫后动脉之间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显著升高[(972.6±116.2)比(1920.3±152.0)个/μl,P<0.001];高血压组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1369.3±147.3)比(1793.0±328.3)cm/s,P<0.001]。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42,P<0.001),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因变量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升高且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循环内皮微颗粒是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循环内皮微颗粒加速了大动脉弹性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煤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类比企业选择的合理性,并核实预评价提出建议的落实情况。方法以某煤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为基础资料,对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等方面基本一致,控制效果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合格率高于预评价,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建设单位根据预评价报告的建议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进行了改进。结论该建设项目与类比企业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对检测结果的预测性较好,预评价对建设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职业卫生管理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微柱凝胶法对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600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择相应抗原为阴性的供血者标本进行交叉配血检测。同时与凝聚胺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凝聚胺法检出30例主侧或次侧凝集标本;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不完全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8.00%和9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2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直接抗人球蛋白分别检出12例(60.00%)、10例(50.00%)阳性标本,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准确检测输血相容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交叉配血之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其是有妊娠史、输血史、短期内多次输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的特征,探讨不同HPV型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nax)对2 884例银川地区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分型筛查,其中798例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分为宫颈炎症500例、CIN I 97例、CIN II 81例、CIN III 76例、宫颈癌44例,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2 884例女性中HPV感染阳性率37.14%,宫颈病变中HPV感染阳性率89.22%,其中CIN I组阳性率为90.78%,CIN II组阳性率96.30%,CIN III组阳性率97.37%,宫颈癌组阳性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病变常见基因型为HPV16、58、18、52、31、33、35型,宫颈癌组中常见基因型依次为HPV16、18、58型,HPV16型在所有宫颈病变中均居首位。结论宫颈癌组中主要感染的HPV基因型符合中国人群研究结果,同时也有地域差异;HPV16、18、58型的致癌性较强,感染可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电动三维滚轮在评定前庭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名被试者分别接受转椅90 s和三维滚轮5 min的测试,而后依据症状和主诉对其前庭反应进行评级并对比两者通过率。结果被试者分别应用转椅90 s和三维滚轮5 min检测,二者前庭反应评级高度一致。结论电动三维滚轮可以用于前庭功能稳定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58.
59.
60.
陈龙  熊先智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1671-1676
巨噬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终末分化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适应性免疫中主要发挥免疫调节及抗原递呈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全身代谢、造血、血管生成、凋亡、肿瘤和生殖等多种进程。COPD是一种机体对吸烟或吸入其他有害气体、颗粒物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病理学定义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它包括一系列病理过程,如大气道的炎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小气道的气道重塑、弹性减退和肺间质的破坏造成的肺气肿。尽管引起炎症和肺部组织损伤的原因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单核巨噬细胞通过释放炎性介质在引起肺部炎症和肺气肿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巨噬细胞因其所处微环境的不同存在不同的分型,而且这种分型在COPD中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吸烟对于巨噬细胞极化分型的影响仍颇有争议。现就巨噬细胞的极化分型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