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了家兔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在此模型上亿脉注射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4μg/kg,共6次.结果发现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心肌重量占心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1%±2.7%和8.2%±2.1%,对照组为16.5%±3.2%(P<0.05);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LVdq/dtmax显著增加);增加梗塞区心肌ATP贮备(2.9±0.4和3.2±0.3μmol/g,对照组为2.3±0.3μmol/g,P<0.01).结果提示,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梗塞心肌愈合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这一作用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扩血管药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82.
缓激肽B1受体1098A/G多态性对ACEI降压药物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缓激肽B1受体第3外显子1098A/G等位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女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分布频率及其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150名原发性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检测缓激肽B1受体基因型。结果本研究中三种基因型AA、GA、GG频率分别为78.5%、19.6%、1.9%;ACEI治疗后AA和GA GG基因型组收缩压分别下降(25.21±13. 69)mmHg与(34.50±12.56)mmHg,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激肽B1受体 1098A/G多态性与原发性女性高血压患者服用ACEI类药物的收缩压降低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卡托普利降压疗效优于野生型携带者。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究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replacement,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从8家心脏瓣膜中心共筛选出4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急诊TAVR治疗,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术后住院期间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心脏超声指标、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0±7.9)岁,术中1例患者发生瓣膜移位,手术成功率为97.7%,住院期间死亡4例(9.1%),中位住院时间11.5d.术后主动脉瓣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5±0.2)vs.(3.8±1.6) mm2,P<0.05],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64.0±24.9)vs.(11.3±4.6) mmHg(1 mmHg=0.133kPa),P<0.05],主动脉峰值流速较术前明显下降[(4.5±0.7)vs.(1.9±0.7) m/s,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下降[(59.0±7.2) vs.(56.1±7.3) 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30.1±10.4)% vs.(40.9±11.0)%,P<0.05],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中行瓣中瓣植入2例(4.5%),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1例(25.0%);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卒中1例(2.3%),严重出血3例(6.8%),严重血管并发症5例(11.4%),急性心肌梗死2例(4.5%),少或微量瓣周反流30例(68.2%),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3例(6.8%),急性肾损伤5例(11.4%).结论 TAVR对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的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小量吲哒帕胺以及氢氯噻嗪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12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入4周治疗期。每日服吲哒帕胺1.25mg(64例)或氢氯噻嗪12.5mg(62例)。每组均同时服用倍他乐克25mg~200mg/日。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吲哒帕胺组总有效率96.9%,氢氯噻嗪组为93.5%,吲哒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倍他乐克平均日用量分别为73.1mg和76.7mg。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吲哒帕胺每日费用(0.365元)为氢氯噻嗪(0.015元)的24.3倍。结论:氢氯噻嗪作为高血压病的基础用药,与吲哒帕胺一样效果良好,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安全、价廉,仍可作为除肾衰、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以外,众多轻、中度高血压病人的首选制剂。  相似文献   
85.
甲状腺孤立肿块中的甲状腺癌首次手术方式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本文通过对632例分析试图寻找一种适合基层或非专科医院手术范围,从而不影响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与预后。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4~1999年共收治632例甲状腺孤立性肿块患者。男129例,女503例;年龄9~83岁。其中甲状腺癌86例,甲状腺瘤48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1例,其它8例。病程最短为3天,最长为18年。多以颈前无痛性肿块为表现。肿块最大直径为18×16×12cm,最小为0.8cm。手术方式:第一次手术252例作肿物加部分腺体切除,202例作甲状腺次全切除,156例作规范的腺…  相似文献   
86.
慢性肥厚性咽炎因其发病率高、病情顽固、病程长等原因,现代医学对其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病变治疗彻底、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预处理(PC)对大鼠肝脏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原位灌流肝脏I/R模型,观察肝脏组织损伤、血管床功能、肝脏5′-核苷酸酶活性及分布的改变。结果:PC减少肝组织MDA产生及LDH漏出(均P<0.0l),并抑制I/R引起的5′-核苷酸酶活性下降。结论:PC对肝脏I/R损伤有保护作用,5′-核苷酸酶参与了该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8.
应用康泉治疗肝癌化疗引起的呕吐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魁,郑文珍1993年2月至1994年11月在我院肿瘤科应用康泉(Granisetron)治疗52例肝癌病人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所致的呕吐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本组52例...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磺达肝癸钠组,60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32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入院时查PT、APTT,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连用8 d或直至出院;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8 d或直至出院。用药3 d后复查两组PT、APTT,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抗凝前P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后PT、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实验组再发心绞痛2例,出血2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2例,出血4例。两组出院后30 d无急性心肌梗死、出血、卒中及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再发心绞痛5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3例。两组并发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过程中PT、APTT水平有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0.
杨奎  陈魁 《中原医刊》2011,(9):125-126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和对比内科保守治疗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的结果。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的48例确诊的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组20例中的17例存活,3例死亡,10例随访仍存活;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组28例全部存活,22例随访仍存活。结论主动脉夹层早期有效的EVAR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