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硫酸镁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5例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5例.硫酸镁组在麻醉诱导前予以静脉输注10%硫酸镁40 mg/kg,继以15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5%葡萄糖液;硝酸甘油组术中泵注硝酸甘油,以1 μg·kg~(-1)·min~(-1)开始.观察用药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出血量及输液量、手术及苏醒时间、术野质量、肌松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硫酸镁组患者术中心率平稳,而对照组和硝酸甘油组患者术中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加快(P<0.01).硫酸镁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硫酸镁组术中各时点术野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给药后至肌颤搐75%恢复的时间和恢复指数在组间比较,硫酸镁组明显大于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P<0.01).各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镁可有效地的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控制性降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麻醉恢复期新斯的明拮抗小儿和成年全麻患者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全麻下择期手术的小儿和成年患者各50例,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四个成串反应的比值(train-of-four ratio,TOFR).当TOFR恢复至0.55时,小儿和成年患者分别随机分为5个亚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10、20、30、50 μg/kg及阿托品5、10、15、2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TOFR恢复至0.7、0.9、1.0的时间及术后6、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新斯的明明显加快TOFR的恢复(P<0.05),其中30μg/kg~50μg/kg效果均更明显(P<0.05).小儿和成年患者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残余肌松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5min时,小儿和成年患者新斯的明的ED95分别为(6.4±10.5)μg/kg和(2.7±19.2)μg/kg.术后6、24 h恶心呕吐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OFR恢复至0.55时,小儿和成年患者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推荐使用小剂量的新斯的明进行拮抗,剂量不宜超过30μg/kg.  相似文献   
63.
我们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采用加速度肌松药监测仪,观察了美维松(Mivacurium)诱导及静脉滴注的肌松效应和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资料和方法斜视矫正术患儿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7.0±1.4岁,体重22±7kg。麻醉诱导用安定0.1~0.2mg/kg、氯胺酮2mg/kg、芬太尼1μg/kg和美维松0.2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药监测仪((?)ometer Denmark),每15秒监测四个成串反应(TOF)。当肌颤高度(T_1)10%恢复时开始静脉滴注美维松,调节滴速维持T_1在5%~10%。手术近结束时停美维松,观察肌张力的恢复过程。结果美维松的起效时间为164±47秒,全部患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盐酸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新生儿 ,男 ,体重 2 90 0 g ,自然顺产 ,Apgar评分 9分 (皮肤扣 1分 )。出生后因发绀伴气促 ,哭闹时加重 3h就诊。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 ,心影增大。心脏彩超检查提示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SDD)、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高压。术前红细胞 5 0 9× 10 12 /L ,血红蛋白 177g/L ,血细胞比容 5 2 8% ,SpO2 5 0 %左右。患儿入室前尚未进过食 ,已处于睡眠状态。入室后采用2 4G套管针开放左手背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 ,并继续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0 0 0 5 μg·kg 1·min 1以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直至体外循环建立。Dr¨agerJu…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先心病婴幼儿肌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插管条件和安全性.方法 30例先心病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组Ⅰ、Ⅱ分别肌注罗库溴铵1、2 mg·  相似文献   
67.
根据病人年龄、全身情况、外科病变以及手术影响的不同,可对病人作出估价,并应确定监测的重点以及指出该病人有关的危险因素。在冗长的手术期间,任何人都无法连续地全神贯注于临床状态的各个方面,因此熟练和适当地应用监测仪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婴儿与成人的解剖生理不同,麻醉监测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如新生儿易发生体温过低、窒息和代谢紊乱,这些情况都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全麻过程中琥珀胆碱对后续罗库溴铵剂量效应关系的影响.方法 48例ASA I ~ II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年龄16 ~ 65岁,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各24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注罗库溴铵,处理组采用琥珀胆碱1.5 mg/kg插管,待肌松作用消失5 min后静注罗库溴铵.各组再分为4个亚组(n=6)分别静注罗库溴铵150、200、250、300 μg/kg,观察4个成串刺激(TOF)的第1次反应(Th)的抑制程度.罗库溴铵剂量对数转换,Th抑制百分比概率单位转换后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求得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结果对照组罗库溴铵有效剂量ED50和ED95为(193±69)、(367±73 )μg/kg,处理组分别为(158±35)、(317±80) μg/kg.处理组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向左移动,有效剂量降低约15%(P<0.05).结论琥珀胆碱肌松作用消失5 min后,仍使后续使用的罗库溴铵肌松效力增强约15%,可适当减少罗库溴铵的剂量.  相似文献   
69.
为满足不同病情和呼吸治疗的需要,呼吸器的设计和制作上发展了不同类型的通气方式及其它辅助设施。了解各类通气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正确选择通气方式、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预防和减少并发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通气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随着呼吸周期、动脉血压、左右心室压力及每搏量(SV)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右室SV于吸气期增加,呼气期减少;而左室SV与此相反。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自发呼吸的  相似文献   
70.
近十年来,重症监护医学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监测技术的进步。但是,缺乏有关重症监护病人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例如镇静,镇痛和肌松药的应用等。目前,肌肉松弛药广泛应用于ICU。据统计,欧洲各国用呼吸机的病人约25%接受肌松药治疗,而在美国甚至达到100%。有关肌松药的知识通常是在ASAⅠ-Ⅱ级的手术病人身上应用一、二次而获得。然而,在ICU中,不少多脏器衰竭的重危病人却常用泮库溴铵5~1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