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乳汁淤积在哺乳期常见,若手法排乳按揉方法不恰当,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损伤,轻则皮肤水肿、皮下血肿等,重则可能发生乳房部蜂窝织炎。我们曾收治哺乳期不恰当按揉排乳导致乳房部蜂窝织炎1例,经中药内服,结合蚕食清创,中药外用提脓去腐、益气活血、生肌敛疮等外治法而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类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存在过表达或突变,并通过介导多种途径的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黏附、迁移和存活等,常与预后不良、转移快、短期复发、生存期短等相关。全文简单介绍了EGFR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对近年来EGFR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以EGFR为靶点的乳腺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中医药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治法主要有扶正固本、化痰散结、行气化瘀、清热解毒等.其中,扶正固本一直贯穿于整个治疗的过程,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凤宁防治实验性乳腺增生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雌二醇(E2)制备兔乳腺增生模型,考察药物的防治作用;观察药物对正常大鼠血清E2、孕酮(P)、催乳素(PRL)、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结果 口服凤宁8、16 g·kg-1可显著减少乳腺小叶数目,减轻腺泡扩张,减少乳腺导管(P<0.01).凤宁20 g·kg-1可增加正常大鼠的肾上腺指数,显著降低其血清中E2的水平;凤宁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清P水平,凤宁5、20 g·kg-1还可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清中PRL水平.凤宁组各剂量组对ER及PR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凤宁口服对动物实验性乳腺增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动物血清中E2、P及PR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5.
陆德铭 ,男 ,193 5年生 ,浙江平湖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为国内著名中医外科学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 ,兼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高教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观察芒柄花素对不同亚型乳腺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细胞MCF-7、SK-BR-3、MDA-MB-231经0、40、80 μmol/L芒柄花素作用48 h后,分别采用Trizol和RIPA裂解细胞,收集细胞的总RNA和总蛋白,进一步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cyclin E、p21、p2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种乳腺癌细胞cyclin D1和cyclin E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p21和p2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芒柄花素可以通过调控cyclin D1、cyclin E、p21和p2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将乳腺癌细胞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8.
通乳法治疗早期外吹乳痈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乳法("耳穴贴压+手法排乳+金黄膏外敷+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治疗早期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外吹乳痈患者53例,给予"通乳法"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后1 d、治疗后2 d患者的临床疗效、患乳排乳情况、乳房结块情况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 d,所有患者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9.25%,积分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3.02%;治疗后2 d,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57%,积分改善疗效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后,患者的患乳排乳情况明显改善(P<0.001),症状体征积分明显降低(P<0.001),乳房结块明显减少(P<0.001)。结论:通乳法治疗早期外吹乳痈起效快,疗效确切,可维持哺乳。  相似文献   
89.
端粒酶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日  陈红风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7):1254-1256
WHO规定发展成恶性可能性超过20%的各种病变均属癌前病变。20世纪末,人们对于乳腺癌发生机制提出了“多阶段发展模式”的假说,认为癌变过程是谱带式的连续过程,即正常→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其中不典型增生是癌变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乳腺癌癌前病变包括一部分不伴或伴有不典型增生的乳腺增生性疾病、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小叶原位癌等,均在组织形态学上有一定程度异型或增生活跃,有一部分发展成癌的乳腺病变。  相似文献   
90.
乳宁Ⅱ号对乳腺癌MA—891细胞株生长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乳宁Ⅱ号对乳腺癌MA-891细胞株生长转移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按经典方法复制肿瘤模型后,分为4组:模型(A1)组、乳宁Ⅱ号(B1)组、环磷酰胺(C1)组和三苯氧胺(D1)组。3周后所观察的抑瘤率B1为37.3%、C1为86.2%;两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分别为65.4%、43.9%。进一步观察乳宁Ⅱ号药物血清(灌胃3日后所得的大鼠血清)对MA-89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乳宁Ⅱ号大、中、小剂量组在体外对MA-891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27.46%、24.25%、14.13%,显优于正常大鼠血清及三苯氧胺组血清(P<0.05),其中乳宁Ⅱ号大剂量组、环磷酰胺组血清MA-891细胞的杀伤作用相似(P>0.05)。提示,乳宁Ⅱ号对MA-891细胞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