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如何处理和保存同种异体肌腱,使之尽可能保留生物活性并降低其免疫原性是近年研究热点。 目的:将保存于无水甘油的兔肌腱进行同种异体移植,观察移植后肌腱的组织学变化。 方法:将兔肌腱经特殊处理后,常温避光保存在无水甘油中,保存7,12个月后取出肌腱,移植到兔后腿屈肌腱中。饲养3个月后处死并取出移植的肌腱,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石蜡切片示肌腱纤维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正常,切片某些区域细胞密度较正常组低,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肌腱纤维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结果提示经无水甘油保存的肌腱进行同种异体移植后,在组织学上与正常肌腱相似,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法分析马兜铃水煎剂中的化学成分,为后续马兜铃的毒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在总结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内酰胺I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确分子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推测马兜铃药材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并对马兜铃酸类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从马兜铃水煎剂中推测出18个化学成分,包括6个马兜铃酸类成分和7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其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总峰面积是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总峰面积的1.23倍。结论 尽管目前公认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酸II是马兜铃的毒性化学基础,但是考虑到马兜铃中还含有很多其它马兜铃酸类成分以及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这些成分也可能导致马兜铃药材的肝肾毒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是首次用高分辨质谱分析鉴定马兜铃水煎剂中的马兜铃酸类和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可为下一步马兜铃水煎剂成分的植化分离和毒性筛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特征为肝脏脂质蓄积而无过量饮酒史,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1]。相对普通人群,NAFLD患者通常具有更高的死亡率[2]。研究表明,血清尿酸(SUA)水平可以预测NAFLD发病风险[3]。但研究忽略了肾脏对尿酸排泄的影响,单独的SUA并不能反映机体尿酸的“真实”水平。肾功能标准化的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UA/Cr)可能是更加可靠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探讨SUA/Cr与成人NAFL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65.
66.
<正>糖尿病性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1])。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Kimmelstiel-Wilson)结节等~([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DKD的概率约为  相似文献   
67.
粪便在结肠或直肠内停留时间太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并结成球状,干燥的粪块堵塞直肠不能排出,引起严重的便秘和会阴部疼痛,称为肠粪嵌塞,是直肠便秘的一种形式。笔者采用手指掏挖、高压灌肠、嵌物取出及服用中药等方法治疗肠粪嵌塞,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管理小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建立静脉治疗管理小组前的8 11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建立静脉管理小组后的8 245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通过明确职责、制定计划、专科培训、建立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监督体系,并开展全院值班会诊制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静脉置管感染率及护士静脉治疗专业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静脉治疗管理小组有利于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应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该类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7月进行Ⅱ期翻修手术治疗的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期采用Ⅰ期翻修手术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再次感染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再次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分别为(18.15±2.07)mm/h及(3.17±0.83)mg/L,均低于对照组,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期翻修手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Ⅰ期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70.
Th1、Th2细胞能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协调参与各种免疫炎性反应;Th1/Th2失衡引起的免疫紊乱,可能影响多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多项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可能存在Th1/Th2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进一步了解和认识COPD的免疫炎症失衡规律,对提高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