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是否存在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临床治疗中较关键的问题,但是,经常遇到漏诊、误诊和过度诊断使急诊中肇事者和伤者不认可等问题。作者采用SSD(表面遮盖技术)鼻骨重组图像准确直观地显示鼻骨,使双方当事人均认可我们的诊断,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72.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男,71岁.伞身散在红斑、丘疹及小结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第1次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予以精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消退,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增多.发病近4个月,结节再次出现,第2次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弥漫淋巴细胞浸润,多数浸润细胞核大,染色深,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染色:大的肿瘤细胞CD20、CD79a、Bcl-2均(+).诊断: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给予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呲喃阿霉素、泼尼松(CHOP)方案化疗后皮损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73.
血管淋巴管瘤属于脉管畸形。临床上,这类疾病中最为多见的是属微静脉畸形的鲜红斑痣、静脉畸形的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静脉畸形以及动脉畸形。血管淋巴管瘤属于比较罕见的淋巴管和微静脉混合畸形。现报告1例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血管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74.
中国人皮肤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一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1例皮肤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cATLL)。方法 检测皮肤损害的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表型的特点,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中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Ⅰ)抗体和淋巴样细胞的HTLV-Ⅰ前病毒DNA。结果 此例患者的皮肤损害多形,除表现丘疹、斑块外,并发生疱壁紧张或松弛的大疱。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疱底真皮乳头和疱边缘处小至中等大不典型淋巴样细胞浸润。不典型淋巴样细胞示CD45+、CD45RO+,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外周血中HTLV-Ⅰ抗体阳性;淋巴样细胞中HTLV-Ⅰ前病毒DNA阳性。患者最后死亡,病程1年10个月。结论 ATLL在我国并非极罕见,cATLL也存在,应加以警惕。  相似文献   
75.
临床实习是医学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非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让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学会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实习期的教学质量对医学各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乳房 Paget 病伴色素异常罕见。报告1例色素性乳房 Paget 病,需和浅表播散性原位黑素瘤(原位 SSM)鉴别。患者44岁,女性,病程8个月,出现右乳头边界清楚之红  相似文献   
77.
苯丙酮尿症(Phenyketonuria,PKU)是一种遗传性的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其表现为苯丙氨酸羟化生成酪氨酸障碍而导致高苯丙氨酸血症。催化羟化过程的酶涉及到:①苯丙氨酸羟化酶及其辅酶7,8-二氢生物喋吟(Dihydrobiopterin);②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后者催化二氢生物喋呤变成四氢生物喋呤,此过程称活性反应Ⅱ;前者催化O_2还原成水的同时,苯丙氨酸转变成酪氨酸,此过程称活性反应Ⅰ。PKU患者常因活性反应Ⅰ缺陷,导致苯丙氨酸转变成酪氨酸障碍而改道转变成苯  相似文献   
78.
患儿,男,4岁。其母亲的祖父母系近亲,但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患儿1岁半时出现高热惊厥伴酮性低血糖,以后反复发作数次。2岁起患支气管哮喘。 患儿于妊娠第39周出生,低体重,面部左右不对称,可见额部狭窄倾斜,右眼睑下垂,睑裂小及硬腭高等。生后不久全身皮肤干燥,上覆  相似文献   
79.
我院八五年以来临床进行比目鱼肌瓣移位术2例,现报告如下: 例1、李××,男15岁,学生。商邱县李口人。住院号99111于八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因被土坯砸伤右小腿致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收入院。胫骨中下段前内侧广泛皮肤撕脱伤,骨质外露。当即行清创,缝合,跟骨牵引术。术后第5天伤口处有6×5厘米的皮  相似文献   
80.
蝇类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媒介昆虫,为了解掌握蝇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本地区内防病除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站于1991年4月~11月对临平镇区域内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