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陈惠英 《中外医疗》2014,(36):24-25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采用深麻醉下拔管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接收的60例先天性唇裂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全麻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清醒后拔管,观察组于深麻醉下拔管,对比两组患儿不同节点的HR、Sp O2、面罩给氧、PETCO2以及患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躁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T1、T2节点的Sp O2分别为3.33%、10.0%,低于对照组36.37%、53.33%。T1、T2节点观察组无支气管痉挛、喉痉挛、躁动以及面罩给氧困难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0.0%、33.33%、70.0%、60.0%,40.0%、26.67%、33.33%、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分别为0(P〈0.05)。结论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采用深麻醉下拔管,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661株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医院感染中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临床各标本中分离的661株非发酵菌进行总结和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151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NGNB)661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43.54%。铜绿假单胞菌293株、不动杆菌属2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1株分别占非发酵菌44.33%、30.71%、9.23%,三者占非发酵菌的84.27%;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哌拉西林、头孢他定的敏感率分别为92.75%、91.65%、88.38%、87.53%、86.50%、84.20%;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1.63%、90.35%、90.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77.93%、对头孢他定的敏感率为45.00%、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的敏感率均〈20%、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呋肟的敏感率〈5%。结论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不同菌种类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及结合该菌的耐药机制选用、调整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对于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组织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组织学的关系张苏玲陈惠英南京军区81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2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pathologyHelicobacterinfection/complicationsHelico...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5例疝气患儿分为A组58例和B组57例。所有患儿均经腹腔镜进行疝气修补手术,A组采用喉罩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1)、拔管后1 min(T2)时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结果 A组T1、T2时的BP、HR、Sp O2与T0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B组T1时的BP较T0有明显升高(P<0.05);B组T1时的HR较T0有明显增加(P<0.05);B组T2时的BP较T0有明显升高(P<0.05);B组T2时的HR较T0有明显增加(P<0.05);A、B两组T0时的BP、HR差别不明显(P>0.05);A、B两组T1、T2的BP、HR具有差异性(P<0.05);A、B两组T0、T1、T2时的Sp O2差别不明显(P>0.05)。结论对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而言,使用喉罩麻醉更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5.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26例(126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恢复、视力的矫正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期植入87例,二期植入39例,两组手术后的矫正视力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两组间的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并无显著差异;一期植入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二期植入要高,但通过治疗可得到较好恢复;一期植入更能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努力争取行一期植入术,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96.
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对同时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近年来多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一次手术解决两种疾病,既迅速恢复视力,又有效降低眼压.我院2001~2006年行白内障三联手术52例(58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7.
探讨药剂科开展科研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科研策略,使药剂科的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建设好医院、服务于患者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8.
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2007年有所增长,但其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各年度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在抗感染药中所占比例均列第1位,平均为49.16%,β-内酰胺类(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在抗感染药销售金额中比重最大,占抗感染药总销售额的平均比例为58.83%.DDDs排序前4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其DDDs之和占年度抗感染药DDDs总和的75.25%、80.27%、80.76%;在DDDs排序前10位药品中,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1的占99.97%.结论 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感染药物占主导地位,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感染途径和治疗措施。方法:应用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5例5眼,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术前行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4例,联合人工晶状体摘除4例,术后行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头状葡萄球菌1例,阴性2例。5例随访期末均达到感染前最佳矫正视力,最高达1.0。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是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多孔羟基磷灰石(HA)血管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眶内植入HA义眼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特征,并与增强M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A眶内植入术后早期(2—4周),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球体前部分血管分布情况、分布密度;后期(术后3—6个月)则显像不明显。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眶内植入术后早期的血管化评价,后期则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