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伴放线放线杆菌内毒素(Aa—LPS)体外诱导兔肺巨噬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经兔气管肺泡灌洗获得肺泡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a—LPS组、Aa—LPS+IL-10组。按实验分组加入Aa—LPS(1汕g/mL)、IL-lo(o.1p.g/mL),24h后裂解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p53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Aa—LPS组bax、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53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LPS+IL-10组bax、p53、caspase.3的表达较Aa—LPS组降低(P〈0.05)。结论:Aa—LPS体外对肺巨噬细胞有促凋亡作用,IL-10可抑制Aa—LPS的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半月板愈合情况,评估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的差异。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交锁。76例患者半月板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临床愈合率95%(76/80);4例修复失败患者出现关节间隙压痛(十),其中2例合并关节积液及McMurray征(+)。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士1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2士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4,P=0.000);80例患者中优60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为90%(72/80)。结论Fast-Fix全内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等优点,尤其对于难以缝合的半月板后角损伤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AN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的抗核抗体谱(ANAs)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对123例初诊ITP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例ITP患者中ANAs阳性率高于A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s 15种抗体中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Ro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cl-70、PM-Sc及Jo-1均为阴性,其余10种抗体阳性率不一,但是相互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联合表达阳性率高于单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TP患者ANA及ANAs阳性率不同,ANAs表达主要以单项及联合抗体表达为主,但是联合表达高于单项表达。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 S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特征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SBC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2~64岁,平均53.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乳房内肿块,多数边界清楚,质稍硬,直径1.6~2.6 cm;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巢片状、微囊状、腺管状和乳头状排列,胞质丰富,瘤细胞胞质内外含有丰富均质的嗜伊红分泌物,PAS染色呈红色。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侵犯神经。免疫表型:6例Mammaglobin和S-100蛋白均阳性,3例EGFR阳性;4例ER、PR和HER-2阴性,Ki-67增殖指数20%。PAS特殊染色后阳性;FISH检测显示ETV6基因重排。结论 SBC是一种少见且预后良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必要时行ETV6基因FISH检测。  相似文献   
105.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大柴胡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及JNK、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梗阻性黄疸组(O组)及干预组(M组),每组30只。S组与O组每日定时生理盐水10 µL/g灌胃,M组以生药量1 g/mL的加味大柴胡汤10 µL/g灌胃,各组按时间点分别于术后3 d、7 d、10 d取材,每次每组分别随机取10只大鼠。检测各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组织JNK、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组与M组血清AST、ALT、TBIL均较S组升高,且M组均低于O组(P<0.05)。O组、M组JNK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S组,且M组均低于O组(P<0.05);O组、M组Bcl-2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低于S组(P<0.05),且M组均高于O组(P<0.05)。结论 加味大柴胡汤能够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促进肝组织修复,这可能与下调JNK蛋白表达,促进Bcl-2蛋白表达,从而减弱内质网应激,抑制肝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 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 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茵陈蒿汤调节阻塞性黄疸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并用分子对接及免疫组化进行验证。方法: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茵陈蒿汤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阻塞性黄疸的作用靶点;利用R语言将疾病与药物的有效靶点进行分析,确定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_vina软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茵陈蒿汤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验证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组织中eNOS和iNOS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筛选获得茵陈蒿汤中29个有效成分及177个作用靶点,阻塞性黄疸的2 183个疾病靶点,茵陈蒿汤和阻塞性黄疸的交集靶点123个;经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133个GO生物过程和127个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涉及Hepatitis B、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肝细胞癌、低氧诱导因子(HIF)-1等信号通路;拓扑属性分析发现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等主要成分和Akt1、TP53、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eNOS和iNOS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表明,eNOS和iNOS蛋白与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有较好的亲和能力;IHC实验证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降低,而iNOS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茵陈蒿汤组肝组织中eNOS表达水平升高,iNOS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氧化应激的调节可能与改变eNOS、iNO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王树槐教授临证辨治荨麻疹,常以通畅肌表、通达腠理、通行肾阳之三通消疹法应荨麻疹急性发作之变;灵活运用调营实卫、缓肝健脾、通腑祛浊、升阳温阳之法标本兼治荨麻疹慢性迁延之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0.
陈帅  王丹丹  张联合 《武警医学》2023,(9):763-765+770
目的 对军事训练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至2022-12武警浙江总队医院收治的59例军事训练伤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分析致伤科目、合并伤情况。结果 致伤科目:木马训练24例(40.68%),400 m障碍训练21例(35.59%),长跑训练5例(8.47%),球类运动5例(8.47%),器械训练2例(3.39%),擒敌对抗1例(1.69%),攀登训练1例(1.69%)。MRI图像前交叉韧带撕裂表现为韧带肿胀、信号增高、纤维连续性中断、附着端回缩、胫骨前移等改变,同时伴有半月板损伤、骨折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其中,木马训练组骨折发生率、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率均高于障碍训练组与其他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马训练组合并伤最重,较易发生3种合并伤,即前交叉韧带合并骨折、半月板损伤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障碍训练组合并伤次之。结论 官兵应加深对木马训练与400 m障碍训练的认识,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日常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训练,合理设置场地,减少前交叉韧带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