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经鼻内镜鼻内进路手术替代部分鼻外进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采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14例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随访时间24~60个月,上述病例仅1例在术后3个月复发,经鼻外进路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治愈,其余13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经鼻内镜手术技术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甚至在肿瘤侵犯了后筛和蝶窦时也可以完全切除,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相似文献   
32.
刘丹  陈子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02-103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1例三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查体、X线、CT及MRI,详细了解患者损伤程度,后路切开复位,间隔2个或以上椎体的,单个椎体骨折分别固定复位,间隔1个或相邻椎体骨折的采用长节段钉棒系统连续固定。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等防感染治疗。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0±25)min,平均手术失血量(450±30)mL。术后切口均愈合,3例患者出现切口红肿,经给予相应治疗后未出现深度感染。经CT复查显示,患者脊髓受压情况解除,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患者治疗为优的11例,良19例,差1例。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法可有效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33.
<正> 股深动脉的观察已有不少报导,大部分重点分析股深动脉分支类型。现将本人在第一军医大学进修期间发现一例左侧股深动脉行程异常报导于下: 成年男尸、左侧。股深动脉离腹股沟韧带下18毫米发自股动脉,外径8毫米。股深动脉自股动脉的内侧发出,经股静脉之前,自股深动脉起点下16毫米处紧贴大隐静脉根部上缘斜向内下,  相似文献   
34.
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及其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50侧下肢胫后血管蒂的测量,12侧胫后静脉逆行注射,利用小腿内侧皮瓣逆向移位时,以内踝上缘作支点为最佳设计方案。皮瓣移位可达整个足部。逆行皮瓣的静脉血回流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5.
股二头肌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股二头肌是大腿后群肌外侧的一块。它的长头较强劲有力,血管和神经有足够的长度和外径,切除后对功能影响不大。从理论上讲,是吻合血管神经游离移植时较为理想的供肌。但目前临床上用此肌进行游离移植的报导尚未见到。在解剖学研究方面虽有摘  相似文献   
36.
<正> 结肠异位已有过报导。现将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进修期间,发现一例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盲肠异位报导如下。成年男尸,身长约180厘米。腹部未见有手术疤痕。结肠右曲、横结肠、结肠左曲位置均正常。降结肠自脾曲起紧贴腹后壁起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斜向右髂窝,与小肠系膜根平行,二者相距约20毫米。于右髂血管上方处转向上、在盲肠后与其重叠,其最高点距髂嵴上45毫米,然后转向下内,在髂嵴上方移行于乙状结肠,乙状结肠自右向左于中线附近转入小骨盆,乙状结肠系膜附着小肠系膜下方和骼血管处,此段系膜长在30—45毫米之间。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1日至2017年6月21日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CDX2和E-钙粘附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和E一钙粘附素(E-cadhed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3例胃癌黏膜组织作为试验组,另选正常黏膜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X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组织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根据Laurén分型,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中CD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6%和34.38%(P<0.05).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28.13%(P<0.01).在组织分化方面,CDX2和E-cadherin在高中分化程度组阳性表达率与低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深度方面,CDX2和E-cadherin在黏膜及下层的阳性表达率与肌层浆膜层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和E-cadherin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DX2和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X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CDX2和E-cadherin可能是预测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40.
自实施《食品卫生法》以来,我队坚持对空军驻穗部队食堂及对外饮食服务单位进行卫生监测。现将1994~1995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检查对象为空军驻穗部队的92个食堂,对外服务的45个餐厅(包括租用部队铺面房的个体餐厅),共137个饮食服务单位。检查定期分批进行,流行病季节突击抽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