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IMRT设备构成的复杂性和临床放疗精确性的要求,对鼻咽癌IMRT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合理、可靠、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是精确放疗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放疗设备国产化推广应用进展迅速,各单位在放疗设备配置人员组成、质量控制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放疗质量控制难以达到同质化,建立国产放疗设备质控的专家共识,明确质控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条件以及人员资质要求等,能够有力保证各放疗单位质量控制的规范化、同质化,并能确立质量保证的责任、程序、流程、质量管理等,以期每位患者达到最好的放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长时间吸入七氟烷是否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相关的反常活动和记忆损害。  方法  将出生后5 d(postnatal day 5,P5)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吸入3%的七氟烷和吸入相同流量纯氧2 h、4 h建立七氟烷吸入麻醉模型及处理对照组。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5项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实验(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5-CSRTT)、场景恐惧(fear-conditioning,FC)实验、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评估青少年期大鼠(~P25)和成年大鼠(~P65)的认知、记忆、焦虑及ADHD相关行为等变化。  结果  在OFT中,七氟烷2 h、4 h组大鼠P21、P61活动水平和探索行为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CSRTT实验结果显示,七氟烷组在P25和P65时ADHD相关行为(不成熟反应次数、正确率、遗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在FC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4 h暴露组大鼠僵直时间缩短,僵直潜伏期时间延长(P=0.029);MWM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4 h组大鼠训练过程中逃逸潜伏期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延长(P<0.05),七氟烷组平均游泳速度在P69和P76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烷4 h组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39),目标象限移动距离百分比降低(P=0.048)。  结论  新生大鼠七氟烷吸入麻醉4 h后,可致记忆损害但并未增加发生ADHD相关反常活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63.
手术联合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提高了可切除脑转移瘤患者的总生存, 成为可切除脑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模式之一。与之相比, 术前SRS具有减少术中有活性的肿瘤细胞播散到治疗腔、降低照射剂量、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照射、保证了围术期治疗的顺利进行等理论优势, 而且被近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放射性脑坏死和软脑膜转移的发生率。另外, 其适应证、剂量分割及联合药物治疗等实施细节有待更多前瞻性研究证实。本文对该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期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加予舒适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期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 vs 66.7%),两组差异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85,P=0.004);干预组患者住院总日数(7.0±2.3)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总住院日数(13.0±2.7)d,两组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50,P<0.001);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7% vs 8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46,P=0.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总日数,明显提高遵医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可考虑作为术期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0例161眼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划分为3组,即4~6岁学龄前期组患儿40例54眼,7~9岁学龄期A组患儿40例52眼,10~12岁学龄期B组患儿40例55眼,三组患儿均采用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学龄前组、学龄期A组、学龄期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82.7%、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5,P<0.05),其中学龄前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学龄期A组和学龄期B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治疗效果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χ2=7.875,P=0.017),Pearson列联系数r=0.216。学龄前组、学龄期A组、学龄期B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5.0%、87.5%、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5)。

结论: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较好,其中4~6岁患儿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对182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3例(95.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低盐饮食医嘱,仅23例(12.64%)得到医护人员具体盐摄入量(5~6 g/d)的指导;17例(9.83%)总是严格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89例(51.45%)多数时候严格遵循;86例(49.71%)认为遵循规定的低盐饮食非常容易及容易;48例(27.75%)认为遵循低盐饮食对管理心脏状况很有帮助。限钠饮食问卷态度维度得分为(3.90±0.52)分,主观规范得分为(4.43±0.55)分,知觉行为控制得分为(3.01±1.13)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限钠饮食态度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限钠饮食执行不佳,尤其是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执行限钠饮食阻碍因素的评估和干预,以提高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通过前瞻性分析资料齐全的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剂量学及临床相关因素,寻找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测因子。方法 对2015—2016年间连续入组的9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同步化疗患者采用RTOG评分标准进行急性放射性黏膜炎评分,定义评分≥3为重度放射性黏膜炎。获取临床资料,从IMRT计划系统获取患者的DVH剂量学参数信息。对可能预测重度黏膜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重度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21%(19/92),体重下降、口腔黏膜V30是重度黏膜炎的相关因素(P=0.017、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口腔黏膜V30诊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阈值为73.16%(敏感性0.842,特异性0.671),ROC的AUC值0.753(P=0.001)。结论 体重下降和口腔黏膜V30是重度黏膜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玉屏风散治疗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自建库起截至2021年11月20日,在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 和 CNKI、WanFang Data、VIP及SinoMed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纳入符合要求的玉屏风散治疗鼻炎...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完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37例(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对照组39例(传统腹腔镜或3D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理特征、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  相似文献   
70.
背景 急性视网膜缺血缺氧性损伤在眼科较为常见,如青光眼急性发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可引起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损伤,并可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死亡.内源性大麻素(CB)及其受体(CBR)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外伤、缺血、炎症及中毒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目的 探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在缺氧缺糖损伤中内源性CB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取6周龄正常C57BL/6J小鼠眼球,制备小鼠视网膜垂直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和验证CB1R和CB2R在RGCs中的表达.10只C57 BL/6J新生鼠浸入75%乙醇消毒后取眼球,在冰上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分离视网膜进行RG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培养细胞中RGCs标志物Brn3a的阳性表达并确定培养细胞中CB1R和CB2R的表达.将原代培养14 d的RGCs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氧糖剥夺(OGD)组,分别用完整培养基+体积分数95%空气+体积分数5% CO2和无糖培养基+体积分数95% N2+4% CO24+体积分数1% O2条件下培养20 h.采用JC-1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变化和RGCs的形态变化.各组细胞分别给予1μmol/L CB1R拮抗剂SR141716A、1μmol/L CB2R拮抗剂SR144528以及5μmol/L、10 μmol/L CB1R和CB2R激活剂WIN 55212-2,采用MTT法比较各组RGCs存活率.结果 正常C57BL/6J小鼠视网膜全层均可见CBR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培养的RGCs大小均匀,多呈多角形,细胞间轴突细长并形成网络,细胞中Brn-3a表达阳性;OGD组培养的细胞皱缩或形成碎片,多数细胞轴突消失,Brn-3a表达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正常对照组RGCs中JC-1染色显示,线粒体的黄色荧光明显强于OGD组,表明OGD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MT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RGCs存活率为(100.00±13.87)%,明显高于OGD组的(89.52±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8.065,P=0.008);SR141716A和SR144528作用后OGD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16.63 ±22.21)%和(112.61±19.02)%均明显高于同组的无药物处理细胞的存活率(89.52±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9.780、17.391,均P<0.01),而SR141716A和SR144528作用后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细胞缺氧缺糖时上调CB在细胞中的表达和激活CB活性.在缺氧缺糖条件下,抑制细胞中CBR的激活过程对RG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