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一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郑州市城区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基本信息、基线特征以及随访信息。使用寿命表法分析一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发生率,Log-Rank法检验各组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一线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173例HIV/AIDS病人,47例发生一线抗病毒治疗失败,失败率为4%(47/1 173),其中24例一线失败发生在抗病毒治疗1年内,第1、3、5、7年抗病毒治疗一线成功率分别为98%、96%、93%、9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201~350个/μL"组、"351个/μL"组相对于"0~200个/μL"组的风险比(H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248(0.109~0.565)、0.203(0.071~0.584),合并乙型肝炎(HR=2.893,95%CI:1.131~7.403)一线失败风险高,确证到治疗的时间间隔(月)"12~23"组、"≥24"组相对于"12"组的HR(95%CI)分别为2.588(1.060~6.317)、2.579(1.289~5.159)。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线失败多发生在治疗早期,且与病人的基线CD4细胞计数、合并乙型肝炎、确证到抗病毒治疗的时间间隔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英文版心衰患者限钠饮食问卷(DSR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DSRQ进行汉化,经专家小组评议及预试验调适条目,形成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将其应用于170例心衰患者,对测定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项目分析各条目临界比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4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KMO值为0.907,提取出3个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8.23%;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23,提取的3个公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3、0.919和0.779。结论:中文版限钠饮食问卷包含认知维度、态度和主观规范维度、知觉行为控制维度。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心衰患者限钠饮食依从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12, hIL-12)5型腺病毒载体(Ad hIL-12),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BMSCs),检测IL-12的表达,为IL-12临床应用方式的改进奠定基础。 方法:实验于2009-05/2009-1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经细菌脂多糖(LPS)处理24 h后提取DCs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hIL-12 p35和p40基因cDNA,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mRNA IRES中;然后再亚克隆至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DC515,p35和p40 cDNA通过脑心肌炎病毒内部核酸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s, IRES)连接,构建pDC515 hIL-12 p35/IRES/p40腺病毒穿梭质粒。采用Ad MaxTM腺病毒载体体系,pDC515 hIL-12 p35/IRES/p40穿梭质粒与pBHGfrtE1,3FLP骨架质粒共转染至293细胞,通过重组酶位点特异性重组获得Ad hIL-12。常规培养hBMSCs,第三代hBMSCs按每孔5105细胞接种至12孔板中,Ad hIL-12按每个细胞100 pfu的感染复数(MOI)感染hBMSCs 2 h后经10 Gy 射线照射使hBMSCs失去增殖能力,每24 h更换一次培养液,收集1-5天的细胞培养上清,用hIL-12p70 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hIL-12的含量。 结果:经测序证实,RT-PCR所获得的hIL-12 p35和p40基因cDNA序列与GenBank NM_000882(762 bp)和NM_002187(987 bp)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pDC515 hIL-12 p35/IRES/p40穿梭质粒与pBHGfrt E1,3FLP骨架质粒共转染至293细胞约10天左右细胞开始有空斑(plagues)形成,挑取明显的空斑接种至293细胞,经过2-3轮扩增后,收集293细胞冻溶裂解,提取DNA进行PCR鉴定,分别获得hIL-12 p40和p35 PCR片段,证实冻溶裂解物中含有hIL-12 p40和p35基因DNA片段。纯化的病毒按100 pfu/细胞的MOIs感染hBMSCs,ELISA检测12 h即有IL-12的分泌,至24-48 h表达量到达高峰,并持续表达至第五天表达水平仍无下降趋势,12 h、24 h、48 h、72 h、96 h和120 h hIL-12表达量分别为(4.91±0.09) 、(59.40±1.17) 、(106.88±1.64) 、(144.53±3.10)、(182.72±0.14)和(205.83±0.14) ng/106细胞/24 h。 结论:用Ad MaxTM腺病毒载体体系可高效、快捷地获得所要包装的腺病毒载体,通过IRES连接hIL-12的两个亚基p40和p35可有效地表达IL-12p70蛋白;Ad hIL-12腺病毒载体感染hBMSCs后可持续高水平分泌hIL-12,在以hBMSCs为载体细胞的基因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不同指征患者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生殖中心采取ICSI方式助孕治疗的患者620例.按病因分为3组,A组150例为因无精子症原因行ICSI术的患者;B组416例为由于重度少弱精子症原因行ICSI术的患者;C组54例为由于受精障碍、低受精原因行ICSI术的患者.比较各组年龄、体重指数、不孕年限、卵子受精、胚胎卵裂、优质胚胎、临床妊娠和活产情况.结果 ①三组患者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和体重指数均明显小于其B、C组,B组年龄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年限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受精率[73.49%(1156/1573)]低于B、C组[76.25% (3008/3945)、78.47%(339/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妊娠率[62.0% (93/150)]和活产率[53.33% (80/150)]均显著高于B组[48.8% (203/416)、39.66%(165/416)]及C组[48.2%(26/54)、38.89% (2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指征患者ICSI术后导致了受精情况的显著差异,但受精后各组之间的胚胎情况相似,女性年龄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肝血管瘤的多途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途径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腹腔镜下和开腹术中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共116例,总结135个病灶,肿瘤平均直径为3.58(1.0~8.0)cm。结果经皮肝穿RFA共89例,平均治疗时间为43.3min。RFA后4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37.6~39.2℃)。67例ALT和AST升高(69~458,76—432IU/L)。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腹腔镜下射频8例,平均治疗时间为33.5min。LRFA后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38.3—39.1℃)。全部病例ALT和AST升高(78—352,73~389IU/L)。术中射频19例,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92例(79.3%)得到随访,随访期现6—86个月,平均49个月。无任何远期并发症。92例患者中,病灶完全消失53例(57.6%),缩小大于50%的24例(26.1%),缩小小于50%的11例(12.0%),缩小后再复发4例(4.3%)。结论对于中、小直径肝血管瘤,RFA疗效确切,且有微创、安全、简便、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6.
笔者应用爱宝疗浓缩液及栓剂(德国百克顿制药厂研制)治疗宜颈糜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7年12月~1998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80例患者,年龄24~45岁,就诊前半年未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经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异型细胞者。其中轻度糜烂25例,中度糜烂35例,重度糜烂20例。1.2诊断标准:按高等医药院校妇产科教材分度,糜烂程度为轻、中、重三度。糜烂类型分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1.3.治疗方法:首先以1:5稀释液擦洗阴道宫颈,于棉球拭干分泌物,长棉签湿以浓缩液放人宫颈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同名不同剂型中成药组方、功效的异同.方法:对国家中成药标准中同名不同剂型中成药(简称"同名异型中成药")作统计.结果:组方与功效均相同的占同名异型中成药的64.40%;组方同功效不全同的有7.53%;组方不同功效相似的有24.46%;组方、功效均不同的有3.62%.结论:同名不同剂型中成药不能完全互换替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苷(P0lydatin,P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PD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凋亡的影响。结果:再灌注2h己开始发生部分神经细胞的凋亡,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4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PD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的迟发性损伤阶段,细胞凋亡是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PD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HIV感染者HAART后EBV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HIV感染者EBV再活化的基本状况,以及接受HAART对HIV感染者EBV再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巢式PCR技术检测73例(HIV感染组)HIV感染者及8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PBMCs中EBV DNA片段.检测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浆HIV RNA含量.结果 ①HI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中EBV DNA检出的频率分别是26/73(35.6%)和4/80(5.0%).HIV感染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χ2=22.698,P<0.01).②将73例HIV感染者,根据HAART后血浆HIV RNA含量进行分组:A组:HIV RNA含量>1000 copies/ml;B组:HIV RNA含量小于最低栓出限.A组和B组患者PBMCs中EBV DNA检出的频率分别是15/25(60.0%)和11/48(22.9%).A组显著高于B组.(χ2=9.858,P=0.002<0.05).③比较A组和B组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A组:(147.32±118.58)cell/μl,B组:(231.56±109.79)cell/μl,A组显著低于B组(t=3.024,P=0.003<0.05).结论 HIV感染者EBV再活化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接受有效的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EBV再活化明显降低,这种降低可能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