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血浆NT-pro BNP和Big ET-1在冠心病的代谢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大内皮素-1(Big 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136例CHD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CHD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HD患者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NT-proBNP和Big ET-1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3、+0.57和+0.61,P均<0.01),而血浆Big ET-1水平与LVEF、LVESD、LVEDD的变化亦密切相关(r分别为-0.51、+0.46和+0.49,P均<0.01);血浆NT-proBNP和Big ET-1水平呈正相关(r=+0.47,P<0.01).结论:NT-proBNP和Big ET-1可能参与了CHD及心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NT-proBNP升高与Big ET-1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
在创伤治疗早期,如何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展是目前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胃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和肠道细菌移位,在MOD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闭合性创伤大鼠为模型,观察中药在创伤早期的抗炎作用,为临床应用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建立光化学诱导大白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并观察栓塞形成后脑组织中钠、钾、钙及水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白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形成后,缺血脑组织中钠、钙、水的含量明显增高,钾离子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明显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氧自由基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本文用培养的犬呼吸道上皮细胞与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共同孵育4小时后,测定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粘附率、GMP-140分子表达及上清液中IL-1、TNF含量,发现氧自由基可明显促进上皮-中性粒细胞粘附及GMP-140表达,同时还具有刺激IL-1及TNF分泌的作用,说明氧自由基促进白细胞与上皮细胞粘附作用与其促进IL-1、TNF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5.
绞股蓝总皂甙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探讨绞股蓝总皂甙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在新西兰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观察了绞股蓝总皂甙治疗性给药对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发同绞股蓝总皂甙(120mg/d)治疗四周能减少主动脉壁块形成,苏丹Ⅳ当色及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绞股蓝总皂甙治疗组的斑块面积较之高脂组减少了37%;主动脉壁脂质过氧化程度也明显减轻,丙二醛含量仅为高脂组的67%。此外,还观察到绞股蓝总皂甙在减  相似文献   
86.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猪主动脉内皮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阻遏作用陈剑雄,李立新,黄红林,廖端芳,余麟(衡阳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心肺药理研究室,衡阳42100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单核细胞粘附于病变的内皮细胞,在局部积聚并...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细胞计数和MTT快速比色计量法观察到体外培养的半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共厕培养后,前者明显增殖(p<0.01)。抗氧化剂丙丁酚(100μmol·L-1)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对两者促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无影响,同时也不能阻断丙丁酚的抑制两者促细胞增殖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丙丁酚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外源性氧自由基促平滑肌细胞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及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88.
右肝内胆管孤立结石的病理特点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施行右侧肝叶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右侧肝叶切除和115例非肝叶切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结果右侧肝叶切除的结石清除率高于未行肝叶切除的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45.8%)高于非肝切的并发症发生率(20.9%)。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结论右侧肝叶切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84例牙列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2例,常规口腔义齿修复治疗)和种植组(42例,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修复有效率、修复后义齿边缘垂直骨吸收量、治疗前后义齿的咀嚼、语言、固定功能评分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种植组患者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义齿的咀嚼、语言、固定功能评分及义齿GI、SBI、PLI等牙周健康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种植组患者修复3个月后的义齿边缘垂直骨吸收量及义齿GI、SBI、PLI等牙周健康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而治疗后义齿的咀嚼、语言、固定功能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3)种植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在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中,选择口腔种植修复方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yp)对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光化学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观察Gyp预防性给药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脂质过氧化产物TBARS,钠、钾、钙和水的含量以及缺血区范围的变化。结果Gyp能缩小光化学反应后的缺血区面积,降低TBARS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缺血区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