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25例(28眼)巨大翼状胬肉患者,合并白内障20例(20眼),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手术后加压包扎,3~4周后拆线.结果 观察4~24月,平均12个月,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眼球运动恢复正常,角膜透明度高,其中合并白内障20例(20眼)术后1~3月行白内障手术时,在手术显微镜下见角膜仅有淡淡云翳,基本无胬肉组织残留,不影响手术操作,均顺利实施白内障手术.结论 逆行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外观,同时为患者行内眼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硅纳米材料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的可行性. 方法:将神经生长因子( NGF)复合硅纳米材料. 在含有5%小牛血清和10%马的血清的RPMI-1640溶液中培养PC12细胞. 通过使用细胞浓度测定96水溶液的MTS试验确定由煅制氧化硅纳米材料诱导的PC12细胞的分化. 通过卡玛斯蓝染色显像以最终确定蛋白质( NGF)数量.结果:NGF可以有效的结合到介孔硅纳米材料上,药物有效结合率达到0.93%w/w(6.98%). NGF结合的硅纳米材料更有效的促进了PC12细胞的分化. 结论:该研究证明了硅纳米材料复合NGF后有效的促进了PC12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析清代宫廷食疗的特色,进而探讨其对当代饮食养生方式的借鉴意义。[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平台,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与清代宫廷食疗方式及饮食文化习俗有关的文献,较为系统地总结清代宫廷食疗特色,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35篇文献、9部书籍,发现清代宫廷食疗的特色主要包括选材广泛善用肉类、乳品彰显满族特色、常用茶饮化浊降脂、药酒重视温阳补肾、药糕粥食蕴含长寿之道等。现代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也对清宫仙药茶和龟龄集等清代宫廷食疗方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展开了初步探索,发现清宫仙药茶可防治高脂血症,龟龄集可通过调节能量平衡、肠道稳态及免疫功能等机制延缓衰老。[结论]清代宫廷食疗经过长期改良与发展,具有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应充分利用现代工艺技术,促进此类膳食方的科学研究及相关保健食品的研发,助力中医"医养结合"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4.
穴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10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退行变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肿胀、下蹲困难,甚至行走不便,生活难以自理,轻者休息后缓解,严重者生活难以自理。较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以女性、肥胖人群多见。临床上治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笔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内服中药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106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0例,女86例;年龄29~87岁;大部分患者年龄介于45~70岁之间,男女之比为1:4;病程1d-10年不等。全部患者均由X线…  相似文献   
35.
苦黄注射液对各种病毒引起的黄疸型肝炎均有较好疗效,是目前公认的以利胆退黄为主要药理作用的保肝新药。我院自1993-10开始使用江苏常熟制药厂提供的苦黄注射液,疗效满意。1观察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1993-10~11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以第6届全国肝炎会议所定标准为依据.全部为成年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平均35.5±12岁。男性28例,女性3例。按临床分到急性肝炎23例,慢性肝炎3例,肝硬化5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合并腹水1价。从病原学分型甲型14例,乙型14例,甲乙重在感染2例,丙型1例,成型3例,未…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包括抗炎、平喘、祛痰和吸氧.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PaO2、PaCO2.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ART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依从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纳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生活习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ART依从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280名患者,其中依从性好者的比例为79.64%。ART时间>1年(OR=2.328,95%CI:1.080~5.037,P=0.032)、有机会性感染(OR=3.900,95%CI:1.320~11.508,P=0.014)、焦虑(OR=2.425,95%CI:1.090~5.393,P=0.030)的调查对象依从性更差,有中等水平(OR=0.347,95%CI:0.120~0.973,P=0.044)及高水平(OR=0.203,95%CI:0.090~0.450,P<0.001)依从性自我效能的调查对象依从性更好。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治疗时间较长或有机会性感染的患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和干预,从而可能提高HIV/AIDS患者ART依从性水平,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复合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对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断指再植手术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A组0.20%罗哌卡200ml+芬太尼0.4mg B组0.2%罗哌卡200ml+芬太尼0.2mg+高乌甲素16mg.两组病人均采用PCA术后镇痛.记录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再植指的血运状况及再植指存活率.结果 A组术后镇痛VAS评分1.9±1.2优良率91%;B组术后镇痛VAS评分1.2±0.7,优良率100%.A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9±0.33s B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0±0.27s两组比较P<0.01.A组再植指存活率77%,B组再植指存活率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B组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优于A组,不良反应少,能提高断指再植存活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25例(28眼)巨大翼状胬肉患者,合并白内障20例(20眼),在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逆行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手术后加压包扎,3~4周后拆线。结果观察4~24月,平均12个月,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眼球运动恢复正常,角膜透明度高,其中合并白内障20例(20眼)术后1~3月行白内障手术时,在手术显微镜下见角膜仅有淡淡云翳,基本无胬肉组织残留,不影响手术操作,均顺利实施白内障手术。结论逆行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巨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外观,同时为患者行内眼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0.
目的:基于古今文献分析,探索松针食疗应用的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并探讨松针未来在食疗方面的发展方向。方法:确定检索词与检索条件,通过《中华医典》(第5版)电子丛书获取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子书籍;同时,运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现代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古籍记载松针应用于食疗方面的时间较早,但现代基于松针的相关食疗产品还不甚多。结论:松针的疗效已被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所认可,有待进一步应用于药膳及保健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