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熊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湿热蕴结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急性期湿热蕴结,痹阻关节,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慢性缓解期久病入络,常加以虫类药以搜骨去风。同时在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注意预防调护。附典型案例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2.
目前医药市场上古汉养生精有口服液与片剂两种剂型(文中以下统称古汉养生精),自研发及1986年投产上市以来,已有的动物实验研究与疗效观察,证实该药在抗疲劳、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作用、降脂、慢性疾病调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团队检索了1995-2017年期间,公开发表在国内期刊杂志上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男性新兵认知神经心理功能的实验指标及基线情况。方法:基于一整套心理实验仪器,选择合理指标对新兵认知神经心理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选取了11个实验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定义、态势分布及基线值。结论:本研究目标总体界定明确、代表性强、样本量适当,所获基线数据稳定、可靠,对后续研究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糜酶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影响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的关系。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 SD 大鼠的 CFs,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A_(490)值)测定细胞数目,[~3H]脱氧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 CFs 的 DNA 合成速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GF-β_1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糜酶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 CFs 数目与 DNA 合成速率。15、30和60 ng/mL 糜酶组的 A_(490)值分别为0.263±0.033、0.348±0.031和0.387±0.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A_(490)值(0.201±0.019,P<0.01)。15、30和60 ng/mL 糜酶组的[~3H]-TdR 掺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糜酶抑制剂预处理抑制糜酶引起的 CFs 数量与[~3H]-TdR 掺入率的增加。糜酶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 CFs 的 TGF-β_1 mRNA 表达水平。其中15和30 ng/mL 糜酶组的 TGF-β_1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040和0.84...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进行改良两孔法腹壁微小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 对634例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施行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进行改良两孔法腹壁微小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改良组),同期进行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15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改良组有11例因肝左叶肥大及胆囊三角显示不清改为三孔法,其余623例患者顺利完成改良两孔法腹壁微小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无出血、胆漏、胆道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切口美容效果好(P<0.05).结论 改良两孔法腹壁微小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手术瘢痕微小,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胆囊良性疾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糜酶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s,采用MTT比色法(A490值)测定细胞数目,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总胶原合成,RT-PCR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①糜酶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CFs的数目。其中15、30和60μg/L组的A490值分别为0.263±0.033、0.348±0.031和0.387±0.026,均高于对照组的A490值(0.201±0.019),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随着糜酶作用浓度的增加,CFs在G0/G1期的百分率逐渐减少,S期的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逐渐增加。其中15、30和60μg/L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③糜酶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CFs的3H-脯氨酸掺入量。其中15、30和60μg/L组的3H-脯氨酸掺入量分别为(520±75)、(684±62)和(769±58)cpm/孔,均高于对照组[(435±60)cpm/孔],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④随着糜酶作用浓度的增加,CFs的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呈递增趋势。其中15、30和60μg/L组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糜酶具有促进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我们应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麻黄与麻黄根作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麻黄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除Ni以外)均高于麻黄根。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我们测定141例良、恶性胃液中五种微量元素(TE)的含量,试图观察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选择我院近5个月的胃镜检查患者141人,男10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9.84岁(20~72岁)。胃癌组53人;良性胃病组(BGD)包括CSG、CAG、GU、DU 计72人;正常对照组16人。诊断以胃镜和活检或手术为依据。患者均系在本地区居住10年以上,且无金属制剂治疗和金属烟尘接触史。部分患者因胃液量太少,5种TE 未能全部检测。按胃镜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全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都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照组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记录两组围术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毕苏醒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后BP、H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持续时间短暂。手术10 min以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状态,且具有术后拔管与苏醒快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复制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40 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B、C组连续腹腔注射氧嗪酸钾1周后,B组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造模期间观察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大小便等情况,于造模前、造模后4、12、24、48h测量关节肿胀程度,检测造模48h后血尿酸、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及检测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①造模前,各组大鼠皮毛色白有光泽,精神佳,活泼好动,进食及饮水正常,体重增长正常;造模后,A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正常,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B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C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D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基本正常,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②关节肿胀指数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D组各时点肿胀指数明显升高(P<0.01),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8h后血尿酸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血尿酸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A、C组解剖时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正常清晰,无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见滑膜上皮排列完整,滑膜下血管分布正常,无血管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B、D组局部解剖时有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滑膜上皮脱落,甚至消失不见,见大量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伴有血管增生(见图4B)。⑤滑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与A组比较,B、D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见表4),C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可以成功复制,该模型较符合于人类自然病程,即痛风性关节炎建立在血尿酸升高生化基础上的,可有效排除尿酸分解酶对关节腔中尿酸钠晶体的影响,且经济、可重复性较高,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