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血脂康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对血脂康的药理、毒理及其与安慰剂、绞股兰、辛伐他汀(舒降之)的临床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拟进一步评价血脂康调节血脂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以便为冠心病二级预防选择药物提供参考,现将52例患者服血脂康半年以上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报道如...  相似文献   
52.
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正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前列,其中冠心病(CHD)的发病与病死率正在迅速上升。已有的证据表明冠心病的发病中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以上各因素中高胆固醇皿症最受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近年来,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53.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事件的非调脂机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他汀类药物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初期阶段的限速酶 ,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加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LDL前体的清除[1] 。有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2 ,3 ] 都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可调整血脂水平 ,而且可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4 ,5] 。同时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超出其调脂作用所产生的。这就使人们思考是否存在着其它非调脂机制[6 ] ,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 改善内皮功能研究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冠脉血管造影仅有轻中度病变 ,远不足以导…  相似文献   
54.
55.
随着对调脂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积极调脂的观念已得到普遍接受,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却有很大不同。目前已上市他汀类药达6种以上,临床医师的用药剂量范围也很大。在临床调脂治疗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6.
1血脂 1.1血脂的含义及其主要组分 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的脂类物质,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中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TG);类脂主要是磷脂,非酯化胆固醇,酯化胆固醇及少量非酯化脂肪酸(NEFA).  相似文献   
57.
陆宗良 《新医学》1996,27(6):324-325
调整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及药物──冠心病临床选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陆宗良进修医生:调整血脂与降血脂治疗的含义有何异同?教授:调整血脂是指将血脂代谢异常调整到正常,使过高的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  相似文献   
58.
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患病人数已达3000万,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当今2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死因,  相似文献   
59.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既往对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的研究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全身的微血管病变。近年来,随着一些大型长期临床试验结果的面世,提示应重视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并对血脂异常进行积极的治疗。下面就几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0.
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绞痛疼痛放射至上腹部以下部位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疼痛放射至左侧大腿。患者女、78岁,离休干部。因发作性剧烈上腹痛伴后背部紧缩感三天,加剧一天,于1975年1月29日第一次急诊入院。住院后症状逐渐好转,一系列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