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的意义。方法对84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术前内科疾病、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获得随访68例,其中2例股骨颈骨折和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髋内翻,其余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多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正确的术前评估是处理的关键,也是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显微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显微镜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新入路,并对此入路的优点和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对外伤性的视神经损伤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视神经减压术治疗23例。结果 23例中,有14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8例术后视力未恢复,1例术后视力恶化。结论 经翼点入路更便于显微视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操作。其手术疗效除了与手术入路有关外,还与显微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视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腕管开放性复合组织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腕管开放性的血管、神经、肌腱组织复合损伤88例, 其中局部皮肤损伤严重或者皮肤缺损患者25例,应用前臂桡侧或尺侧的筋膜皮瓣以覆盖创面.术后48 h开始应用支具协助主动伸指、被动屈指功能训练,3周后辅助用理疗,渐进性主动屈、伸指(腕)训练.结果 所有患者获6个月以上随访,手指屈伸活动均获满意功能.88例患者中术后感觉功能恢复达S4以上83例, 占94.3%;鱼际肌及骨间肌肌力达M3以上者79例,占89.7%;肌腱损伤的按TAM评定法,88例中优51例,良23例,中6例,差8例,优良率为84.1%.25例皮肤损伤严重或缺损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腕管开放性复合组织损伤,术后辅助以适宜的系统功能康复训练,能较好地恢复手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报告1例ChiariⅢ型畸形病例成功治疗经验并复习文献.方法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确诊,行枕下后正中入路脑膨出修补术,延颈髓栓系松解术,第四脑室出口再造术.结果 患儿术前症状改善,术后1年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得当,Chiari Ⅲ型畸形可取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直线回归模型、对数模型、二次曲线模型、三次曲线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出院人数预测拟合效果的优劣,为医院行政部门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法应用四种预测方法对肿瘤专科医院出院人数预测并比较拟合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误差平方和。结果对肿瘤专科医院出院人数的直线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最小为0.72%;其次为二次曲线回归预测模型的绝对误差为337例,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50%;对数曲线预测模型和三次曲线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绝对值比较高,分别为12.06%和12.22%。结论直线回归模型对肿瘤专科医院出院人数短期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可以为肿瘤专科医院今后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是否依赖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探讨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白蛋白偶联的油酸(OA)孵育小鼠原代肝细胞,确定OA诱导脂肪变的具体浓度,同时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给予小檗碱处理24 h,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确定小檗碱的安全剂量;油红染色定性判断细胞内脂质水平;酶法定量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水平。AMPK的特异性阻断剂Compound C(CC)孵育原代肝细胞1 h后,再用小檗碱处理细胞24 h,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检测判断AMPK被抑制时小檗碱对脂质沉积的作用。生化分析仪检测OA组、小檗碱组、鱼藤酮(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剂)组细胞上清液中脂肪酸的含量,观察细胞对脂肪酸的摄取情况与复合物I抑制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在无细胞毒性的剂量下可明显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中油酸所致脂质沉积。同时,小檗碱可使AMPK及ACC的磷酸化水平增加。此外,在加入CC即AMPK活性被抑制的情况下,小檗碱降低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不受影响。小檗碱和鱼藤酮分别使肝细胞的油酸摄取减少约31.2%和23.6%。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复合物I抑制脂肪酸摄取,进而降低小鼠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这一作用并不依赖于AMPK通路。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RockwoodⅠ~Ⅲ型髌骨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6例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4例,女2例;年龄19~72岁,平均44.5岁。致伤原因:跌伤12例,交通事故伤4例。骨折Rockwood分型:Ⅰ型2例,Ⅱ型9例,Ⅲ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5 d,平均9 d。术中骨折复位后,选择合适形状解剖型锁定钢板修剪塑形后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以及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65~100 min,平均75.3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25.6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6个月,平均19.7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复位满意,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0~95分,平均93.0分;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为27~30分,平均28.8分,其中优12例、良4例;VAS...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腹腔镜胃减容术(LSG)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全身麻醉下行LSG的271例肥胖患者资料,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体重指数(BMI)≥35 kg/m2、性别不限、年龄18~50岁。根据患者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30 min是否出现低氧血症, 分为低氧血症组[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 93例]和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300 mmHg, 178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吸烟史及合并基础病史、术前检查、手术和麻醉相关因素, 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肥胖患者LSG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4.7%。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 低氧血症组男性占比、体重、BMI、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史比例、术中舒芬太尼用量等较高(均P<0.05), 手术时间较长(P<0.05), 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F...  相似文献   
49.
睡眠呼吸障碍是指与睡眠有关的呼吸障碍。它包括习惯性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s以上,低通气以50%气流中断和(或)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或惊醒为标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最为常见,其特点为患者睡眠时呼吸道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呼吸气流停止,但呼吸运动仍然存在[1,2]。由于患者夜间打鼾,睡眠时呼吸暂停或憋醒,经常出现晨起头痛、白天困倦、疲…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μ 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对腰椎手术患者痛觉敏感性的影响,为指导个体化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8-08~2019-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全麻下行腰椎手术患者218例.根据OPRM1 A118G基因型将其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85例)、突变型纯合子组(AG组,104例)和突变型杂合子组(GG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