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699篇
预防医学   339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284篇
  2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尊重生命,但同时也应该承认和接受死亡。人怎样去死,是否有选择死亡的权利,社会成员对待死亡应采取的道德行为等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思考。临终病人治疗的传统观点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于生存的质量与价值。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卫生资源有限,抢救病人不能不考虑代价和效益。尤其现在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临终关怀,已成为医学以及相关学科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临终病人的权利及临终病人的医疗鉴定问题做一些探讨。1 临终病人的权利规范…  相似文献   
72.
西北地区某步兵部队战士外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摸清驻西北地区步兵部队战士外伤的发生情况及共流行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的战斗力。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采取询问,填表及查阅医疗档案的方法,对某上兵部队战斗外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某部外伤发生率为33.4%,例次率40.2%,其中训练务占81.2%,非训练外伤占18.8%,训练伤中入伍1年的新兵发生率明显同于2年兵和3年兵(P〈0.01),非训练外  相似文献   
73.
自控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痛(PCA)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例ASA Ⅰ~Ⅱ级择期接受腹部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镇痛组(对照组)和PCA镇痛组,用手提式自动肺功能仪观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天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结果手术后常规镇痛组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百分率(FEV1.0%)、中期流速百分率(MMF%)、峰值流速百分率(PEFR%)和最大通气量百分率(MVV%)与术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特别是FV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PCA镇痛组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除了最大通气量百分率(MVV%)降低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常规镇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PCA镇痛方式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状态,同时术前术后监测肺功能可以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供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4.
中药南蛇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蛇藤 Co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C.anticulatusThunb.)系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 ,又名过山风、黄藤、苦树皮等。药用其根、藤茎和叶。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广东及两湖地区 ,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近几十年来对其化学和活性成分的研究发现 ,其主要含有倍半萜、三萜、黄酮、鞣质等成分。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风湿积累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筋骨痛、牙痛、闭经、痢疾、跌打损伤、肠风痔漏、毒蛇咬伤、疮疡、痈疖等症〔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蛇藤具有抗炎…  相似文献   
7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脏腑和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脏腑和胶囊主要由白芍、白术、牡蛎、枣仁等组成,具有柔肝敛阴、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要药味白芍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本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PC)心电高频能量的变化规律和缺血预适应的机制。方法应用家兔缺血预适应模型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析不同时间点心电QRS波三维频谱的高频能量变化特征。结果Ⅰ组(PC)梗塞面积显著小于Ⅱ组(AMI组)(P<0.05),心电高频能量呈动态的变化过程,Ⅰ组(PC)W值在各点均低于Ⅱ组(AMI组)(P<0.05)且上升时间晚,上升幅度小。结论缺血预适应降低心肌能量消耗,使心肌在低能量水平维持较低的能量代谢水平,反映在心电高频能量上W值在低值变化,且变化剧烈程度降低,这也许是PC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RT—C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1961名城乡7~12岁学龄儿童进行心理发育测试,同时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父母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对儿童智力、个性发育有显著影响(P<0.01);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对儿童行为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父母生存质量是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满足家庭成员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尤其是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中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有68.73%的中学生常到网吧上网,平均每周上网至少4.37 h;上网玩游戏的占62.23%,聊天的占48.61%.制约他们上网的主要因素46.75%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只有26.93%的学生认为应遵守网络诚信的道德;对目前网络环境49.54%的学生认为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暴力色情及垃圾网页等不足之处;91.95%的学生赞同开通学生网络教室.结论在加强对营业网吧进行规范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健康上网,遵守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DNA图像分析技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检测在前列腺癌(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5例正常前列腺(NP)和30例PC的标本DNA倍体;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PC患者血清中PSA。结果:5例NP中均为整倍体(2C和3-4C),30例PC中有23例出现非整倍体,并且随着PC分级的增高,其倍体率也增大;25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值高于正常值。7例整倍体患者6例血清PSA不正常,5例PSA正常者中4例为非整倍体。结论:细胞核DNA含量和倍体及血清PSA的测定是反映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正确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正>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以急性右下腹痛3 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 d因患急性气管炎剧烈咳嗽,入院3 h前又剧烈咳嗽突感右下腹痛渐加剧,不敢自行按压,服654—22片无缓解。既往患高血压病5年。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min-1, 血压170/100 mmHg。双肺可闻及干鸣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右下腹麦氏点内侧20 cm处压痛,无反跳痛,视之略见膨隆。实验室检查:WBC 11.0×109·L-1,中性73%,尿常规正常。临床考虑为急性阑尾炎。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麦氏点切口约8 cm,至腹外斜肌膜下见大量凝血块及血性液体约200 mL,清除凝血块及血性液体后未再见明显出血点,置乳胶管引流另戳口引出,逐层缝合腹壁。临床诊断:右下腹壁血管破裂。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止血剂,胶管引出血性液体约20 mL,术后3 d拔出引流管,切口一期愈合,术后7 d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