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当归-红花药物组合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当归-红花药物组合的物质基础与效应的相关性,探索两味中药配伍应用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中医方剂数据库归纳分析当归-红花配伍比例,并以此设计方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当归-红花共煎液与单味药材煎液中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绿原酸、香豆酸量的变化。采用凝血时间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药效指标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药理效应。结果获得应用频率前10位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HPLC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配伍红花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与同等生药量的单味药相比,当归配伍红花能延长凝血时间,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论当归配伍红花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两味药材中芳香酸类成分的溶出,这与配伍后凝血时间延长、DPPH自由基清除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银川市商业幼儿园健康儿童发锌、发铜含量测定金志涓,钱立群,钱大玮,张彩兰,董桂清锌、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儿童的生长发育、防御机制、创伤愈合、儿童智能等均有密切关系 ̄[1]。头发中锌、铜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往往与体内组织中的含量相关 ̄[2]。为了了...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山羊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建立了10个不同产地山羊角药材的共有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指认了其中4个共有峰,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似度分析的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山羊角药材的鉴别和评价。  相似文献   
24.
采用GC-MS和UPLC-TQ-MS技术分析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药材中2种单萜类、4种酚酸类、5种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变化,考察干燥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TOPSIS综合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为薄荷药材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干燥方法对薄荷醇、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绿原酸、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同温度下,热风干燥对活性成分的保留作用优于微波干燥与红外干燥;低温(40~45℃)干燥对活性成分总量的保留显著高于高温(60~70℃)干燥;微波杀青处理样品酚酸类化学成分总量显著高于未杀青样品,表现出一定的杀酶作用;TOPSIS评价结果显示,薄荷药材产地加工最适干燥方法为热风变温45~60℃干燥。该研究为薄荷药材产地适宜干燥加工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为富含挥发油药材的产地加工共性技术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目的是促进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的有效生产、合理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药用生物资源可利用物质、潜在利用价值的发现技术和手段,有赖于中药资源类群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多途径、多层次、精细化利用和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从而实现其循环利用的资源化学研究和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该文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将围绕5个方面对中药资源化学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途径及目标任务进行论述:立足于资源稀缺性原则,寻找发现或人工生产可替代性资源,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自然资源;立足于资源多宜性原则,通过系统性和精细化开发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和价值补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基于化害为利的资源化策略,研究揭示外来入侵生物资源的药用及多途径利用价值并加以有效利用,转化和丰富我国药物资源体系;基于化学成分结构修饰策略,发掘和提升中药资源性化学物质的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以期为提升中药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中药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该文对四物汤类方——桃红四物汤治疗妇科血瘀证的临床应用概况、药理实验、物质基础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行归纳,并对该方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进行探讨,为方剂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30例高血压患者,26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秀 铜、锌、铁、镁四种元素,并探讨这些元素与 高血压、高血压并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患病组间四种元素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组的铁显著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28.
维生素D2的表观饱和溶解度与增溶剂的浓度呈直线关系,聚氧乙烯蓖麻油C-125的增溶效能,约相当吐温80的4倍多。紫外吸收光谱法推测在聚氧乙烯蓖麻油C-125胶团中维生素D2分子更近于聚氧乙烯基的栅层部位,这可能是使增溶效能不同的1个重要原因。用初均速法测定了维生素D2的稳定性,在聚氧乙烯蓖麻油C-125溶液中t0.820°为1294.9 h,在吐温80中为153.5 h,反应活化能测得分别为14.2及9.3 kcal/mol,因而使维生素D2的稳定性呈现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与评价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总黄酮、总酚、总多糖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单糖和寡糖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祁菊茎叶(QJ-JY)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89±4.17)、(17.12±2.00) mg·g~(-1)。怀白菊茎叶(HBJ-JY)和射阳杭白菊茎叶(SYHBJ-JY)中总多糖平均含量较高,分别高达(70.84±1.08)、(70.32±2.90) mg·g~(-1)。菊茎叶中含有的单糖类成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双糖主要是蔗糖。其中果糖是菊茎叶中主要的糖类成分。福白菊茎叶(FBJ-JY)中果糖质量分数最高,为(94.22±6.20)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与总酚呈显著正相关性,中性多糖与总黄酮和总酚均呈负相关性,可溶性糖类成分之间均呈较强正相关性。结论:菊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总多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资源性化学成分,且不同产地之间各类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菊茎叶的精细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