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长期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差异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于2002年6月—2003年5月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53例,入选患者经安慰剂洗脱2周和氢氯噻嗪(HCTZ)导入6周后随机给予HCTZ 12.5mg/d或HCTZ 12.5mg/d+螺内酯20mg/d或HCTZ 12.5mg/d+卡托普利25mg2次/d。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监测血压,记录终点事件,每年进行生化指标检测,随访6年。根据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不同依从组各基因型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第6年时依从组发生临床终点事件20例(致死性2例,非致死性18例),低于非依从组61例(致死性15例,非致死性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从组各基因型间累积发生事件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非依从组DD基因型的累积发生事件率最高(25.7%),ID型为15.4%,Ⅱ型为12.8%,且各基因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基因DD基因型是治疗依从性不良高血压患者发生临床心脑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可减轻或消除DD基因型对心脑事件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2.
金成 《包头医学》2006,30(2):59-59
患者,男,50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合并腰骶部疼痛半年,于2002年11月15 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Ⅲ°肿大,质Ⅱ°, 表面光滑,活动度欠佳,无压痛。血清PSA阴性。CT平扫示前列腺呈椭圆形增大约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小肠RNA对受60Coγ线照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和血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用BALB/c雄性小鼠144只,用1150 cGy 60Coγ射线进行腹部一次照射,于照后1~3 h采用局部肠腔扩张注入法给小鼠空肠肠腔内注入正常大鼠小肠RNA,分别于照后1,3,5 d麻醉后解剖,取血,测定内毒素含量;取肠系膜淋巴结,测定细菌移位率;取空肠段,计数肠腺存活率. 结果: 小肠RNA可降低受照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和血中内毒素含量,明显提高受腹部照射小鼠空肠的肠腺存活率(P<0.01). 结论: 小肠RNA可改善受照小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74.
75.
笔者用升压疗法增加脑组织血液灌注为主要措施,配合降低血液粘稠度药物治疗脑血栓形成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本疗法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关联因素,旨在对此提供积极预防及治疗。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拟诊为房颤的患者158例,将65岁及以上定义为老年组59例,65岁以下的9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老年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疾病的关联因素。结果: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总患病率为8.2%。老年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患者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关联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房颤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房颤合并脑血管病的关联因素,临床应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7.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2006-2007年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33 913例作为高血压前期组,其中男27 213例,女6700例,年龄19~95岁。以数据库中血压<120/80 mm Hg且不符合排除标准者17 961例作为理想血压组,其中男12 218例,女5743例,年龄18~96(46.6±12.8)岁。MS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结果①高血压前期组中,男性MS的发生率为14.1%,女性为19.7%。理想血压组MS的发生率男性为4.5%,女性为5.6%。②高血压前期组中无论男女,MS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9岁组及30~39岁组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40~49岁及其≥49组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MS的发生率男性为14.1%、女性为19.7%,高于理想血压人群。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单链抗体(ScFv)研究取得长足进步.ScFv具有分子小、穿透力强、廓清速度快、异源性低、易于大量生产等优点,能够中和病毒和毒素,进行细胞内免疫和作为导向载体,在肝癌诊断和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