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还尚待时日,现阶段需要解决如何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特定表型的神经元以替代丢失、变性的神经元细胞.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83 ku蛋白对神经干细胞向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3-10/2008-04在南通大学医学院完材料:清洁级SD大鼠12只,17 d龄SD胎鼠多只,均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取6只正常大鼠及6只切割海马伞后14 d大鼠的海马组织制成匀浆,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染色结果切取含有83 ku差异蛋白条带进行电洗脱,定量后调整蛋白浓度为300 mg/L.取胎鼠前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设立3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单纯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83 ku蚩白正常组、83 ku蛋白切割组分别加入含10 mg/L来自正常/割海马伞大鼠海码组织83 ku蛋白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诱导12 d.主要观察指标: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榆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的情况.结果:诱导12d后,83 ku蛋白切割组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较多,胞体大且分化较好,突起粗且长;83 ku蛋白正常组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较少,胞体小,突起短;空白对照组仅见少量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组间乙酰胆碱酯酶阳件神经元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3 ku蛋白切割组>83 ku蛋白正常组>空白射照组.结论:大鼠海马组织中83 ku蛋白可成功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52.
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选择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方法,为临床内固定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3年6月-2008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0~69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6例,高处坠落伤12例,挤压伤5例.骨盆后环损伤情况:髂骨后部纵向骨折7例;不稳定骶骨骨折27例,按Denis分型标准:Ⅰ区14例,Ⅱ区11例,Ⅲ区2例;不稳定骶髂关节脱位19例,其中伴髂骨翼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7例,经耳状关节与韧带的骶髂关节脱位2例,伴骶骨翼骨折的骶髂关节脱位10例.外伤至手术时间3~28 d,平均6.7 d.采用前侧重建钢板固定7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26例,经皮后方跨骶骨重建钢板内固定20例.结果 本组53例均获12~36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术中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不愈合或明显双下肢不等长.术后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19例,良27例,可7例,优良率为87%.功能恢复根据Majeed功能评分:优19例,良27例,可7例,优良率为87%.5例骶丛损伤患者鞍区感觉减退或膀胱排尿困难的症状均基本消失,2例骶从损伤患者遗留会阴部麻木和足下垂. 结论 手术重建骨盆后环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内固定技术的适用范围、手术者的经验、设备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3.
足外侧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7月我院采用足外侧皮瓣,临床应用8例均获成功。通过124例尸体解剖学研究,证明此皮瓣的供血动脉多数来自腓动脉,少数来自胫后动脉,自外踝后方走向足外侧缘,此动脉称为跟外侧动脉。该皮瓣定为足外侧皮瓣,由小隐静脉引流,腓肠神经支配。供应皮肤范围,其后界可达外踝上方至跟腱的联线,前界可达第5跖骨底或第5趾根部,外侧可达足外侧缘,内侧占足背皮肤的外1/3。此皮瓣的优点是:(1)血管蒂长度在6cm以上,可较自由地与受区血管吻合;(2)解剖恒定,血管蒂口径在2mm以上,适于与受区血管吻合;(3)皮瓣有恒定的神经支配,且与血管同方向进入皮瓣,神经皮支易于从主干(腓肠神经)分出;(4)皮瓣颜色好,厚度适中,较致密,耐压抗磨;(5)供区隐蔽,供皮后不引起功能障碍,是一个较理想的新供皮区。  相似文献   
54.
我院自 2 0 0 2年 12月以来应用来复锉在 8例驼峰鼻矫正术进行驼峰矫正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 ,2 0~ 4 1岁 ,均属于轻、中度型驼峰鼻。其中 6例行单纯驼峰去除 ,2例同时行鼻翼矫正。二、手术方法选择单侧鼻前庭切口或鼻翼软骨与侧鼻软骨间的鼻内切口。用 2 %利多卡因 2ml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手术自切口沿软骨表面分离 ,根据术前设计应去除驼峰处骨的范围 ,分离截骨部位的鼻骨嵴及两侧鼻骨基底的骨膜。首先用来复锉锉去突出的鼻骨嵴 (锉头宽约 4mm ,有平、凹、凸三种锉头 ) ,再锉出鼻骨嵴的弧度 ,…  相似文献   
55.
一氧化氮(NO)是一新的信使分子,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形成。在脑组织,已证实NOS就是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硫辛酰胺脱氢酶(ND)。因此在脑组织,经济、简单而又实用的ND组化染色可以替代昂贵、繁琐的NOS免疫组化染色来间接知道NO的分布。本文对改进了的ND组化染色方法及其影响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大鼠皮质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Ⅲ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额叶皮质损伤后局部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Ⅲ(NT-3)的表达,方法:用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致20只SD大鼠额叶皮质损伤,分成5组,伤后1、3、7、14和28天时取脑切片,行Nissl染色和NT-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issl染色切片见:损伤后1、3天局部皮质凹陷,神经元坏死,形成腔隙;7天后胶质细胞增生,至28天时腔隙边缘形成明显的胶质细胞增生层,腔隙变小。NT-3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见;脑损伤后第7天腔隙边缘增生的胶质细胞表达NT-3,周围脑组织中也出现少量淡染的NT-3阳性神经元,至14天时,腔隙边缘NT-3染色带变宽,染色加深,周围脑组织中的NT-3阳性神经元也变多,深染。至28天时,腔隙边缘NT-3染色仍较深,而周围脑组织中的NT-3阳性神经元则变少,染色变淡,结论:大鼠额叶皮质损伤后第7天,损伤腔隙边缘边缘的反应性胶质细胞及周围脑组织中的元表达NT-3,14天以后达高峰;腔隙边反应性胶质细胞表达NT-3时间长,可持续至28天以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失眠与抑郁、躯体化症状的关系,为慢性失眠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失眠门诊就诊的126例慢性失眠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慢性失眠患者中,伴有抑郁的占44.4%,伴有躯体化症状的占58.7%。慢性失眠患者PSQI(除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使用外)与HAMD(除迟缓外)、SS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SQI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躯体化症状越严重。慢性失眠患者往往伴随抑郁症状、躯体化症状,早期发现及早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8.
下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烽  段广超  金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11):859-861,I0001
目的:观测腰椎侧方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分布,为下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vertebra fusion,XLIF)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30具成人尸体的腰椎侧方血管和神经,观察腰动、静脉的位置及走行;测量椎间孔外口处L3~L5脊神经距相邻下位椎间盘、腹主动脉后缘(左侧手术窗)和下腔静脉后缘(右侧手术窗)的距离。结果:L1、L2、L3节段血管走行、分布比较恒定,走行于相应椎体的中央偏下水平;但L4动、静脉走行变异较大,其中36.7%(11例)走行于L4/5间隙表面;L3~L5椎间孔外口处脊神经距下位椎间盘的距离逐渐增大;L3~L5左、右侧手术窗均逐渐增大.且同一节段左侧手术窗大于右侧。结论:XLIF在L3/4、L4/5间隙可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9.
邹琳清  金国华 《中外医疗》2013,(19):126-12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多个学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普及,该文就多媒体课件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0.
<正>在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的大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传统Powerpoint(ppt)文档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这对于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章节的讲解就显得较为局限。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复杂性和相对抽象性,传统的ppt文档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