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有效提取金线莲RNA,为研究内生真菌促进其生长机制奠定基础。方法:CTAB法制备RNA,1%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仪照相。结果:提取的RNAA260/A230为2.054,A260/A280为1.818,产量达154.35μg/g。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结论:用该方法能高质高量地制定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药用植物RNA。  相似文献   
92.
金线莲一促生真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粘帚霉属(Gliocladium)的一种真菌(简称F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MS,FAB和NMR等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结果:分得6种成分,确定它们为:棕榈酸(Ⅰ);5,5′一双取代氧甲基呋喃醛(Ⅱ);麦角甾醇(Ⅲ);6,22-二烯-5,8-过氧麦角甾-3-醇(Ⅳ);棕榈酸甘油酯(Ⅴ);D-甘露醇(Ⅵ)?结论: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从粘帚霉属真菌中得到?  相似文献   
93.
兰科石斛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  李标  郭顺星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753-276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石斛属植物在分子方面的研究快速发展,不仅为石斛属植物的快速鉴别提供了新途径,较全面的揭示了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更为揭示石斛属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鉴于此,该文从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等方面对近年来石斛属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及石斛属植物的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张岗  刘阿萍  邵庆庆  杨文婷  李雪  郭顺星 《中草药》2016,47(20):3688-3695
目的分离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基因(DoSUT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基因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等分子特性;用DNASTAR 6.0和MEGA4.0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借助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分离到DoSUT1(GenBank注册号KF876842),cDNA全长1920bp,编码一条由53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57 400,等电点9.61;DoSUT1蛋白含12个跨膜域,具有高等植物蔗糖/H~+共转运家族和协助扩散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60-524、63-531);DoSUT1与多种植物SUT基因编码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玉米、大麦等单子叶植物SUT亚家族中的SUT4聚类在一起;DoSUT1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其转录本在石斛叶和茎中表达量较高,分别为根中的2.783和2.150倍。结论 DoSUT1基因的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铁皮石斛糖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SPSS正交设计在福建金线莲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生  郭顺星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0):2581-2585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福建金线莲茎尖与茎段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福建金线莲的茎尖与茎段为材料,采用SPSS正交设计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对茎尖的叶片数、茎节数、侧枝数、株高,茎段的侧枝数、茎节数等的影响,并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结论:首次报道了NAA对福建金线莲的促生长作用在低质量浓度(<1 mg·L~(-1))和高质量浓度(>1 mg·L~(-1)时各不相同.Ms+NAA 0.5 mg·L~(-1)+6-BA 1 mg·L~(-1)最适宜福建金线莲茎尖的生长;Ms+NAA 1 mg·L~(-1)+6-BA 2 mg·L~(-1)最适宜茎尖与茎段芽分化及侧枝形成.NAA与6-BA的不同浓度水平组合,对福建金线莲茎尖与茎段生长及分化的影响不同,两激素间存在着较强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96.
尹婉嫱  郭顺星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7):1309-1311
 目的 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培养基中美拉德反应的条件,以提高猪苓菌核产量。方法 以果糖和精氨酸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原料,经过调节pH后在一定温度下独立灭菌一定时间,之后与含蛋白胨和无机盐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并用于诱导猪苓菌核。以菌核干重为指标,对灭菌前pH值,果糖与精氨酸浓度比,灭菌时间(min),灭菌温度(℃)4个因素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结果 极差分析结合方差分析表明,灭菌前pH值对菌核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优化后反应条件为:灭菌前pH为10;浓度比为200∶1;灭菌时间为80 min;灭菌温度为121 ℃。菌核产率提高了75%,菌核干重提高到每皿(0.225±0.16) g。结论 相比优化前菌核产率为30%~50%,菌核干重为每皿0.1~0.15 g,新的反应条件显著提高了菌核产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的理化性质。方法 经过水提醇沉、脱蛋白和透析等步骤获得铁皮石斛粗多糖(CDO)和原球茎粗多糖(CDOP);CDOP经过纤维素DE-52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柱层析获得6个均一多糖;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均一多糖的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粗多糖和均一多糖的单糖组成;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反应研究均一多糖的一级结构。结果 CDO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4.29∶1.00;CDOP主要由半乳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2.80∶1.00∶0.61。从CDOP中获得了6个质量均一的多糖,分别为DOPW-1(78×103)、DOPW-2(37×103)、DOPS1-1(287×103)、DOPS1-2(351×103)、DOPS1-3(335×103)和DOPS1-4(171×103);它们的单糖组成及物质的量比等特点与DOP的相同;各均一多糖分子中的1→3糖苷键均主要由半乳糖组成,还含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和鼠李糖;除DOPS1-4外,各均一多糖的一级结构中均不存在1→4糖苷键。结论 这6个均一多糖为首次从铁皮石斛原球茎中得到。  相似文献   
98.
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软腐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引起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软腐病的病原菌,为制定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对软腐病发病情况进行田间观察,采集两种石斛典型病株样本,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菌株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 在树皮为基质的苗床上软腐病在不同苗龄上均可发生,病原菌主要侵染幼嫩多汁的嫩芽和新枝,引起幼嫩茎叶的腐烂、萎焉和坏死等症状。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以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侵染石斛植株的2个分离菌株被鉴定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致病性实验证明,这两个菌株为石斛软腐病的致病菌株。结论 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是终极腐霉菌的自然寄主。  相似文献   
99.
国产沉香中的二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沉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色谱手段,对国产沉香的石油醚及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松香酸(1),去氢松香酸甲酯(2),methyl 7-oxodehydroabietate(3),7α,15-二羟基去氢松香酸(4),7αt-hydroxypodocarpen-8( 14) -en-13-on-18-oic acid(5),海松酸(6),海松醇(7),18 -norpimara-8 (14),15-dien-4α-ol(8),18-norisopimara-8( 14),15-dien-4β-ol(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5,8,9为降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不同理化因素对天山雪莲组培苗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理化因素影响下天山雪莲组培苗干质量和总黄酮量。结果利于天山雪莲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培养条件:MS培养基附加6-BA 0.5 mg/L,NAA 0.05mg/L,氮源浓度40 mmol/L,NH4+-NO3比例为15︰25,碳源蔗糖质量浓度40 g/L,pH值5.0~6.0,光照强度2 500 lx,温度25℃。结论各项最佳培养条件的组合总体上可以促进天山雪莲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氮源、碳源和温度对天山雪莲生长及总黄酮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