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灵芝一共生真菌的脑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能江  王春兰  郭顺星 《中草药》2003,34(3):206-209
目的:为了从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中寻找新的天然抗肿瘤活性产物,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方法:利用柱层析和制备RP-HPLC从灵芝一共生真菌(Calcarisporium arbuscula)的发酵菌丝体中分得4个脑苷类化合物。结果: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分别为:(4E,8E,3‘E,2S,3R,2‘R)-2‘-羟基-3‘-十六烯酰基-1-O-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二氢鞘氨二烯醇(I),(4E,8E,2S,3R,2‘R)-2‘-羟基十六烷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二氢鞘氨二烯醇(Ⅱ),(4E,8E,3‘E,2S,3R,2‘R)-2‘-羟基-3‘-十八烯酰基-1-O-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二氢鞘氨二烯醇(Ⅲ,2-(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3,4-十八烷三醇(Ⅳ)。结论:I-Ⅳ均首次从齿梗孢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2.
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活性氧产生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洪燕  郭顺星 《中草药》2003,34(3):249-251
目的:阐明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活性氧的产生机制。方法:用Luminol化学发光法测定活性氧产生量。结果:在猪苓细胞活性氧产生过程中,含乙二醇双(β-氨乙基)四乙酸(EGTA)的缺钙培养基能抑制其活性氧产生,而加入钙,则可起促进作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单独可诱导含钙介质活性氧的产生,说明活性氧的产生有钙离子的参与。蛋白丝酶抑制剂苯甲烷碘酰氟(PMSF)可以抑制活性氧形成。磷酯酶C(PLC)的抑制剂硫酸新霉素及磷酸肌醇磷酸酶的抑制剂氯化锂均可促进活性氧的产生。结论:猪苓细胞活性氧的产生与Ca^2 、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从细胞学水平上研究麦冬的菌根结构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麦冬的菌根形态和内部结构。结果麦冬的根被细胞中存在大量真菌菌丝,菌丝能穿透根被细胞壁并在其中定殖,随后菌丝可进一步侵染外皮层细胞,受到真菌侵染的外皮层细胞壁不断加厚,加厚的细胞可达2~3层细胞;真菌能穿过这些厚壁细胞,进而侵入到皮层薄壁细胞。结论皮层是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活跃部,但真菌并不能侵染麦冬根的髓部及中柱细胞。  相似文献   
64.
 目的综述植物内生真菌来源的抗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的抗菌活性物质结构类型多样,主要有萜类及其皂苷、生物碱类、芳香类、甾体类、肽类等。结论植物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是抗菌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65.
山慈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海玲  郭顺星  王春兰  杨峻山  肖培根 《中草药》2007,38(11):1734-1738
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中医将其广泛应用于抗癌处方中。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菲类、联苄类,此外还有少量苷类、木脂素类及黄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所含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血管生成、降压、抗菌作用,以及对乙酰胆碱受体M3的阻断作用,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和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开唇兰小菇,石斛小菇,兰小菇等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对兰科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金线莲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植物无菌原球茎及试管苗与真菌进行双重培养,观察原球茎增殖及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接种3种内生真菌后,铁皮石斛苗的生长量高于对照3-5倍,石斛小菇,兰小菇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也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接种3种真菌的金线莲苗,侧芽及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能够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生长,促进金线莲侧芽及侧根的萌发,对铁皮石斛,金线莲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福建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兰科开唇兰属药用植物福建金线莲(Ancecotochilus roxburghii)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该药材质量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对福建金线莲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为:溶剂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其中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福建金线莲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95%乙醇浸泡过夜,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溶剂用量均为12倍量。加样回收率为98.51%,RSD为2.068%。  相似文献   
6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浓度配比对诱导福建金线莲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及金线莲组培苗芽发生及生长发育过程。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以金线莲无菌的茎段或茎尖为外植体,诱导腋芽增殖,定期观察记录芽发生过程,芽增殖情况,株高等生长状态指标。在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基础上进一步考察9种浓度配比对诱导芽增殖的影响,并培育成苗。结果含BA+生长素培养基诱导茎尖、茎段芽增殖数高于含KT+生长素、ZT+生长素培养基。其中在BA+NAA培养基上茎尖、茎段芽增殖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62和3.56倍。在BA+IBA的培养基上诱导茎段产生丛芽数最多(14丛)。在BA+生长素培养基上的苗比在基本培养基、KT+生长素、ZT+生长素培养基上的苗粗壮,节间缩短,根短粗。在BA+NAA组合中,以BA 2.0 mg·L-1+NAA 2.0 mg·L-1的浓度配比诱导茎段芽增殖效果较好,为对照的5.29倍。再生苗转接到培养基中10 d后即可生根,25 d成为完整苗。结论在特定浓度下,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芽增殖的效果是不同的,其中细胞分裂素对诱导芽增殖起主要作用,MS培养基中附加BA与NAA或IBA的组合对诱导金线莲芽增殖具有较好效果。而当BA与NAA组合及在本实验供试浓度范围内,NAA是芽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9.
RGD肽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RGD肽与其整合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粘附是细胞迁移和识别的重要基础和途径.与许多生物过程密切相关.目前关于RGD肽的研究已从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侧重到抑制肿瘤细胞粘附、抗癌细胞转移和抗肿瘤新血管生成等方面.研究证明,整合素家族中αpβ与细胞粘附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其配体RGD肽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GD肽还可诱导肿瘤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7表达的增高,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调亡.遗传修饰腺病毒连接上RGD肽,可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使腺病毒有可能在临床上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RGD肽与肿瘤治疗之间关系的探索为人类彻底根治肿瘤带来了希望,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4种药用半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从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8株真菌对至少1种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34.6%。结论海洋植物的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