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9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219例正常志愿者,分为六个年龄组,采用VCS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变化状态;采用流式细胞标记法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和TNFOt分泌能力,并分析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均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l~2倍是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该类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随着增龄而升高,增幅也随之升高;而淋巴细胞随着增龄而明显降低。女性在更年期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明显低于男性和其他组患者(P〈0.05)。另外,随着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4/CD8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分泌TNFOt能力在30~40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衰老和激素水平可以影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水平,这一结果可为临床病情判断及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防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化汤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干扰素-γ (interferon-γ, IFN-γ)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左归丸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左归丸制剂对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给予不同剂量左归丸处理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CD4+/CD25+)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L-10、TGF-β、IFN-γ及Foxp3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小剂量左归丸对小鼠脾脏Treg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中剂量左归丸可明显上调小鼠脾脏Treg亚群比例(P<0.05),提高Treg特异性胞内信号Foxp3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的转录水平,同时抑制IFN-γ的表达;大剂量左归丸可显著降低Treg细胞亚群比例,对Foxp3I、L-10、TGF-β、IFN-γ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随着中、大剂量左归丸处理小鼠IFN-γ的转录下调,血清中IFN-γ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左归丸可上调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IFN-γ的表达,但这种免疫效应有剂量限制性,大剂量应用时显示抑制作用,提示左归丸对Treg亚群有剂量依赖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右归丸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激素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及右归丸干预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比例变化;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mRNA的表达状态。结果:激素处理小鼠的胸腺细胞凋亡比例较正常对照小鼠明显上升(P〈0.01),右归丸干预后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1);同时,激素处理小鼠胸腺细胞Bcl-2的表达下调,Bcl-2/BaxmRNA比值随之下降;而右归丸干预后Bcl-2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激素处理小鼠(P〈0.01),Bax的表达虽无明显改变,Bcl-2/Bax比值较激素处理小鼠明显增高(P〈0.05)。结论:右归丸可明显抑制激素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逆转激素诱导的Bcl-2/Bax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绝经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骨代谢调控因子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免疫细胞骨代谢调控因子变化。方法:纳入绝经妇女、未绝经妇女各30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白细胞IL-6、TNFα-。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蛋白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2~4(L2-4)前后位骨密度(BMD)。结果:与未绝经组比较,绝经妇女E2水平明显下降,腰椎BMD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α、ERβ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TNFα-、RANKL、RANK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IL-6及TNFα-血清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BMC中ERα、ERβmRNA表达与血清E2水平、腰椎BMD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PBMC中IL-6、TNFα-、RANKL、RANKmRNA表达与血清E2水平、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伴随着外周血免疫细胞雌激素受体转录水平下降,同时,炎性骨吸收调控因子和溶骨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这种变化可能在绝经后骨丢失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脂多糖诱导小鼠内皮损伤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内皮损伤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LPS刺激后内膜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表型CD62P+、CD62P+CD62E+改变,采用胞内外因子染色法检测T细胞亚群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状态。结果:LPS可导致小鼠血管内皮完整性受损,脱落内皮细胞CD62P+、CD62P+CD62E+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损伤的同时,小鼠CD3+CD4+T细胞中,TNF-α、IFN-γ、IL-17分泌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IL-10的分泌在LPS刺激1小时、4小时时升高较为明显(P<0.05)。结论:炎性CD4+T细胞亚群与脱落内皮细胞CD62P、CD62E的高表达状态是血管内膜损伤早期的重要特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清方诱导T细胞亚群偏移减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孕鼠40只,随机分为米非司酮(RU486)组[1.5 mg/(kg.d)-1]及宫清方小[77.04 mg/(kg.d)-1]、中[154.08 mg/(kg.d)-1]、大[308.16 mg/(kg.d)-1]剂量组,各10只。改良碱性正铁血红素法检测子宫出血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Th1(CD3+CD4+IFNγ+)、Th2(CD3+CD4+IL-4+)、Th17(CD3+CD4+IL-17A+)、Treg(CD4+CD25+Foxp3+)亚群比例,RT-PCR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转录水平。结果:宫清方作用后,药物流产小鼠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Th1、Th17亚群比例(P<0.05)及Th1/Th2、Th17/Treg比值升高(P<0.05),Th2、Treg亚群比例降低(P<0.05),IFNγ、IL-17A mRNA表达升高,IL-4、TGF-βmRNA表达降低。结论:宫清方能优势诱导药物流产小鼠T细胞向Th1、Th17亚群偏移,进而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现代中医文献,探讨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为宫清颗粒防治本病提供文献学依据。方法:收集现代中医药有关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文献报道,采用频数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其病机特点及治疗规律。结果:文献研究显示",瘀、虚、热"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补虚、化瘀、清热"是防治本病的基本思路。结论:宫清颗粒的组方立法原则符合本研究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9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比较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54%VS 27.5%,P〈0.05);治疗前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较正常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D3、CD4及CD4/CD8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辅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临床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炎性T细胞亚群在胶原酶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早期的变化状态及三七皂苷R1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ApoE-/-小鼠动脉内皮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62Phi、CD62P+CD62E+脱落内皮细胞的比例;胞内外因子染色法检测炎性T细胞亚群分泌TNF-α、IL-17的水平。结果扫描电镜下,内皮损伤模型组小鼠血管内膜受损明显,内皮脱落面积明显增加,实验组经三七皂苷R1处理后血管内皮偶有脱落(P均<0.05);另外,模型组脱落内皮细胞CD62Phi、CD62P+CD62E+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T细胞分泌TNF-α、IL-17的能力明显升高,而实验组脱落内皮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模型组,T细胞分泌IL-17的比例下降(P均<0.05)。结论 Th17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与血管内皮早期损伤密切相关,三七皂苷R1在保护血管内皮的同时,可选择性地下调Th17细胞亚群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