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芪-葛根(芪葛)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筛选黄芪、葛根的有效成分及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T2DM的相关靶点,提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构建PPI网络图,并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再利用DAVID在线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高脂饲料喂养同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联合的方式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芪葛药对高、中、低剂量组,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原,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蛋白O1(FoxO1)蛋白的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芪葛药对治疗T2DM核心靶点131个,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TNF-α,IL-6等较为关键;KEGG富集分析预测该药对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降糖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芪葛药对高、中剂量组空腹血糖及FINS水平均降低,糖原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芪葛药对高、中、低剂量组AST,ALT,TG,LDL-C显著降低(P<0.05,P<0.01);芪葛药对高、低剂量组T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葛药对高、中剂量组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芪葛药对高剂量组IRS-2,Akt,p-Akt,PI3K,p-PI3K蛋白表达升高,Fox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芪葛药对在治疗T2DM上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能通过IL-6,TNF-α等靶点调控PI3K/Akt/FoxO1信号通路影响胰岛素抵抗、糖原合成、糖异生、葡萄糖转运、炎症及免疫反应等过程对糖尿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 100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大鼠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艾灸组予艾条悬灸;香烟组予香烟悬灸,艾油组予艾叶精油穴位涂抹。连续治疗15d 后,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趾围、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中Fas/FasL 蛋白的表达。结果:艾灸组大鼠体重增加,关节肿胀减轻,胸腺指数提高、脾指数下降,关节滑膜中 Fas/FasL 蛋白的表达增加。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艾灸组、香烟组较艾油组明显;艾灸组在Fas/FasL 蛋白表达方面优于香烟组。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调节关节滑膜中 Fas/FasL 蛋白的表达,诱导滑膜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艾灸发挥温通作用的有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本文检索了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关于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其中明确提出中药专方治疗的文献共计153篇,经统计,文献中涉及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15种,共计使用160种不同中药.得出结论:中药专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偏重脾胃虚弱证及止痛抗酸对症治疗,当前总体治疗思路是疏肝健脾、清胃制酸、解毒敛“疮”.通过文献计量学和频数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具体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初步规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anoctamin 1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离子通道特性,为研究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CR方法获得anoctamin 1编码区基因,构建pcDNA3.1-anoctamin 1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anoctamin 1至CHO中,抗生素筛选获取稳定表达anoctamin 1的CHO株。应用RT-PCR技术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anoctamin 1于CHO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应用卤族元素敏感的黄色荧光蛋白双突变体YFP-H148Q/I152L检测anoctamin 1离子通道的功能。以加入calcimycin和高浓度碘离子的PBS缓冲液的为实验组,未加入calcimycin和高浓度碘离子的PBS缓冲液的为对照组。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目的基因anoctamin 1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T-PCR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CHO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anoctamin 1,且anoctamin 1蛋白主要表达于CHO膜上;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CHO表达的anoctamin 1具有转运碘离子的作用,且实验组碘离子转运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noctamin 1可高效表达于CHO膜;CHO表达的anoctamin 1具有经典钙激活氯离子通道特性。  相似文献   
56.
督脉透夹脊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炳辉  郝峰 《中国针灸》1997,17(12):740-740
督脉透夹脊穴的临床应用体会刘炳辉,郝峰(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262500)督脉总督一身阳气,夹脊穴具有调节相应脏腑气血的功能。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督脉透夹脊穴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针刺方法患者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寸长毫针,根据病情,取...  相似文献   
57.
鲍曼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baumanii,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病例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58.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3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1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88例,女32例;10个月~5岁66例,6~10岁49例,11~15岁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个月;因产前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39例患者按入诊顺序及患者治疗愿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采用柴平汤方(柴胡疏肝散加平胃散)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6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柴平汤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更有优势。结论:柴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林蛙油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林蛙油治疗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它对肝细胞实验室检查及氧化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结果 林蛙油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基转移酶(GGT)、羟脯氨酸(Hyp)及丙二醛(MAD),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论 林蛙油能改善其肝脏损伤程度,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的增生,增加抗氧化能力,延缓肝硬化的形成,对大鼠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