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郑景晨 《药品评价》2011,8(23):14-17
自第一个磺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用于单纯饮食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以来,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由于磺脲类药物良好可靠的降血糖效果,使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占据了显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DN)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4组:正常对照组(葡萄糖5.5mmol·L-1)、高糖组(HG,葡萄糖25mmol·L-1)、非诺贝特(FB)100μmol·L-1组和罗格列酮(RG)20μmol·L-1组。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和纤连蛋白(FN)含量;RT-PCR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总NF-κBp65、活性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G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和FN增多;HG组MC胞核内核定位序列(NLS)-NF-κBp65和Ser276-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FB或RG干预后能部分或完全逆转上述变化。与HG组比较,FB或RG组上清液中Col-Ⅳ含量下降48h:(21.2±3.2)vs(17.7±2.2),(17.0±3.2)μg.L-1、FN减少48h:(13.5±1.3)vs(12.1±1.0),(11.8±1.1)μg.L-1。各组MC胞浆内NLS-NF-κBp65和Ser276-NF-κB表达则无显著变化;各组NF-κBmRNA表达及总NF-κBp65蛋白水平亦无明显改变。结论PPAR激动剂通过下调MC胞核内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达到对DN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3.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用ALA6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d;对照组(n=22)甲钴胺50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d。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5天的神经症状,记录各种不良事件,判断其与药物的相关性。结果:甲钴胺治疗后第15天患者的神经症状有改善,TSS平均改善3.62分(P<0.01)。ALA治疗后第15天患者的神经症状亦有明显改善,TSS平均改善3.57分(P<0.01)。治疗组TSS各项评分及总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ALA能够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症状,其疗效与甲钴胺相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DPN患者予ALA600mg/d静脉滴注14天。检测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功能指标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结果ALA可抑制氧化应激功能,降低ICAM-1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AM-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A可抑制DPN患者氧化应激功能及降低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等位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本组均为2型糖尿病(DM)患者,随机选取95例DN患者(DN组)和51例无肾病的2型DM患者(DM组),DN组再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显著蛋白尿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DN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DM组(P<0.01).(2)微量蛋白尿组的TT基因型较DM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GNB3 C825T等位基因与早期和中晚期DN均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2型DM患者发生肾病危险性的一个遗传学指标.  相似文献   
66.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但由于内膜增生导致内瘘成熟失败和迟发丧失功能,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1],因此,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采用吻合法能在慢性肾衰竭动物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2],但吻合技术的熟练程度会影响结果.我们成功地在5/6肾切除大鼠采用套管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众多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能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以前认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起作用的,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拮抗了几乎大多数AT1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AT1受体的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T2受体的mRNA表达,以期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8.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多元醇通路和蛋白激酶C激活等途径均可增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应用α-硫辛酸,维生素C、E和褪黑素等抗氧化治疗将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在 18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层粘连蛋白 (LN)和Ⅳ型胶原排泄量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TGF β1、LN和Ⅳ型胶原排泄量增加 ,并与糖尿病肾病 (DN)的严重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尿TGF β1可能为早期DN的指标、尿LN、Ⅳ型胶原可能为DN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方法:大鼠MC分别培养在低糖组、高糖组及普伐他汀组。CCK-8测定MC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分泌情况,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RT-PCR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结果:与低糖组相比,高糖能促进Col-Ⅳ、FN合成,抑制MMP-2、MMP-9活性,增加TIMP-1、TGF-β1、CTGF的分泌,而普伐他汀能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普伐他汀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MC增殖,并通过抑制ECM的合成、促进ECM的降解减少ECM积聚,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CTGF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