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是新近发现的H.pylori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几乎所有H.pylori菌株都有表达。HP-NAP被激活后,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炎症的发展和组织损伤。本文对HP-NAP在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2.
纳米硒桔梗多糖复合物的降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纳米硒桔梗多糖复合物的降糖作用。方法:根据硒含量和急毒实验结果确定灌胃给药剂量,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监测小鼠体重、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FBG)值变化及测定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和GSH-Px活性,衡量纳米硒桔梗多糖复合物的降糖效果。结果:纳米硒桔梗多糖复合物毒性较低,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FBG值,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提升GSH-Px活性。结论:纳米硒桔梗多糖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香烟提取物(CS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4%和8%)的CSE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分别于0、6、12、24、48 h收集细胞总蛋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BD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4%和8%CSE均诱导16HBE于6、12、24、48 h进行性hBD2表达下降。8%CSE干预组变化幅度大于4%CSE干预组。结论 CSE抑制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hBD2,此机制可能参与香烟对气道防御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支气管哮喘(哮喘)大鼠气道哮喘发作潜伏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RSG治疗组(C组),每组25只.制备各组大鼠体外去上皮气管环,比较在0.05 mmol·L-1、0.5 mmol·L-1、5.0 mmol·L-1浓度梯度乙酰胆碱(ACh)激发下,各组大鼠体外气管环收缩张力大小.观察三种浓度0.01 mmol·L-1、0.1 mmol·L-1、1.0 mmol·L-1RSG对A、B两组大鼠体外气管环的ACh量效曲线的影响,比较各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差异.结果 三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分别为A组(121.50±17.44)s,B组(61.50±17.68)s,C组(94.40±21.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0).三组大鼠气管环对三种浓度ACh的反应率,B>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0).RSG可引起A、B两组大鼠体外气管环ACh量效曲线右移.结论 RSG可延长哮喘发作潜伏期,降低气道收缩张力,可能具有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对地震灾害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来自地震灾区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分别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TSD检查量表(PCL-C)、ACQ5、FEV1%pred、PEF% pred、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变化;分析干预组中PCL-C与ACQ5、FEV1%pred、PEF% pred、EOS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组的PCL-C、ACQ5、FEV1%pred、PEF% pred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OS改善不明显,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PCL-C与ACQ5呈正相关(r =0.61,P<0.05),与FEV1%pred、PEF% pre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53、-0.57),与EOS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用心理干预联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地震灾害所致PTSD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但对EOS改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6.
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一般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可致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近年来,随着经面(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的应用,使其治疗有了更为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我们应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Harmony S/T型呼吸机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病人,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病程迁延、缓慢进展、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临床特征,患者因严重通气功能障碍常出现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COPD除造成器质性损害外,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精神活动,甚至导致焦虑抑郁障碍。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加,COPD已列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成为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COPD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存在诊断和治疗不足的问题。因此,发现COPD患者的情绪障碍,是目前有效治疗COPD和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前提。现对我科1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焦虑抑郁的临床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我国1990—2019年酒精性肝病的疾病负担数据,为我国酒精性肝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GBD 2019数据库收集1990—2019年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来描述疾病负担,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的变化趋势,使用APC模型分析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90—2019年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0.12%),标化死亡率、DALY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2.43%、-2.65%),男性的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高于女性。年龄效应结果显示男性的酒精性肝病发病风险在45~49岁最高,其RR值为8.01,女性的发病风险在50~54岁阶段最高,其RR值为12.07,死亡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时期效应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逐渐降低,出生队列效应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总体上随出生队列而增加,死亡风险总体上随出生队列而降低。结论 中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总的呈上升趋势,死亡率、DALY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和死亡风险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随着社会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患上消化道疾病的儿童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由于消化内镜的广泛应用,儿童患者上消化道疾病的确诊率逐年增加.笔者对15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复发性口疮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由于岭南气候炎热、潮湿,人体质多偏于湿热,患口疮也多以湿热证较多见,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胃肠道疾病。笔者应用泻黄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口疮,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