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1973年Garabalon[1]尝试对骨盆骨折实行外固定架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出现复位不满意、复位丢失、固定针松动、固定架变形等问题。2005-01~2009-01我们通过改良进针位置和进针方法,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再加以不同的辅助方法,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胸腰部伤要椎椎弓根间距的CT预测以及说明以此方法测出的椎弓根间距对椎弓根系内固定术中恢复伤椎高度所起的作用。CT扫描78例 腰椎形诚改变者的侧位T10-S1,由CT软件测量发现假定伤椎上位椎体的下缘线段中点,到该体上一个相间椎体的下缘线段中点的距离与伤椎上位椎体的上缘线段中点到该椎体下位相间椎体的上缘线段中点的距离的平均数约等于跨伤椎椎弓根之间的正常距离。此规律实际应用于胸腰部脊椎骨折病椎  相似文献   
13.
有关钢板及螺丝钉断裂的取出方法报道较多,而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报道尚少,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现就取出不同断裂类型的股骨带锁髓内钉中的7例复杂性断钉取出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1~55岁,平均41岁,骨折位于股骨干中段者2例,中下段者5例,粉碎骨折4例,简单横断3例,均为切开逆行打钉;髓内钉主钉断裂位于骨折端近侧约3 cm者,合并封帽进入梨状凹骨质内约0.5 cm 1例,位于骨折端近侧约6 cm者1例,于骨折线远侧2 cm以内2例,2 cm以上3例;单纯主钉断裂3例,合并锁钉断裂3例,其中1例4枚锁钉断裂3枚,且3枚锁钉断裂为3段;断裂时间于术后4个月~2年,平均9个月,均为骨折不愈合。1.2方法:1.2.1髓内钉主钉断裂位于骨折端近侧约3 cm者,合并封帽进入梨状凹骨质内约0.5 cm 1例:本例因封帽进入骨质,在梨状凹处寻找困难,无法顺行取出近侧残钉,先把锁钉取出,暴露骨折端,加大畸形,露出残钉远侧并拔出,再把残钉插入近端髓腔,顶住近侧残钉,锤击,使近端残钉上移,突破梨状凹皮质,屈髋关节继续锤击,在皮肤处可摸到突起,切一小口,取出...  相似文献   
14.
<正>2011-07—08,我科收治1例第1腰椎爆裂骨折并双下肢截瘫患者,伤后在某院行"切开复位、椎管减压、AF钉固定术",术后复查见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行二次翻修,术中又发现一块敷料遗留在切口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髌胫预压聚髌器固定治疗陈旧性分离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陈旧性分离髌骨骨折患者术前先行髌骨、胫骨结节间弹性持续加压,待骨折块靠近后切开复位,用聚髌器固定。结果 1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7~48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髌骨的解剖结构得到重建。根据王亦璁改良膝关节功能评分法: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陈旧性分离髌骨骨折行髌胫预压聚髌器固定治疗方便易行,牵引力线合理,便于护理,聚髌器固定牢靠,更适宜配合术前、术后CPM锻炼,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脱位由Bennett于1881年首先描述,该骨折占诸掌骨基底部骨折的60%[1],对此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和钢针内固定.这三种方法,我们都在不同例数的病员中应用过,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现代,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手指的灵活性要求日渐益高,拇指击打键盘的机会又最多,更要求我们对该病的治疗精益求精.自1995年至今,我们尝试用第1掌骨头外展牵引治疗此类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Dupuytren氏骨折脱位 (迪普伊特骨折脱位 )是踝关节处于旋前、外旋位 (外翻 )时损伤 ,外力使下胫腓关节分离 ,韧带联合上界与腓骨颈之间的腓骨干发生间接骨折。该型损伤临床少见 ,尤其是开放性者更为少见。在我院 1993~ 1999年收治的 946例踝关节骨折中 ,开放性Dupuytren氏骨折脱位 9例 ,约占 0 .95 % ,经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5 5岁。右侧 6例 ,左侧 3例。坠落伤 3例 ,车祸 1例 ,扭伤 4例 ,直接打击伤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双头加压空心螺纹钉加斯氏针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方法:38例中老年Garden氏Ⅱ、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入院后先行骨折“顺势牵引”,关节囊内血肿抽吸减压,复位后局麻下大粗隆下作有限切开,由大粗隆下经股骨至股骨头插入1~2枚双头加压螺钉加1~2枚斯氏针,术后患足穿丁字鞋,并作到“三不”。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骨折愈合36例,不愈合2例,不愈合5.6%,畸形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坏死率7.9%,在目前治疗该骨折的方法中,不愈合率及坏死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用该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例可在1周内满意复位,达Garden氏标准155°~160°/80°,手术易于掌握,花费及住院天数少,基本上满足了董天华所提出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原则,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着某些不足,尚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第一足趾撕脱伤伴皮肤缺损修复方法。方法应用足背动脉皮瓣逆行修复第一足趾撕脱伤伴皮肤缺损,皮瓣面积约3 cm×4 cm~5 cm×6 cm。结果皮瓣均完全成活,无1例坏死,随访8个月~3 a,皮瓣质地、色泽、外观、功能均满意,供区植皮修复后无溃疡发生,优良率98%。结论足背动脉皮瓣为经典皮瓣,可靠稳定,为足趾撕脱伤伴皮肤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4月~2004年6月,采用梅花针加防旋沉钢丝治疗肱骨中上1/3交界、中1/3及下1/3交界附近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