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7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护理模式提升骨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骨折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10例,比较2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组99例患者满意,满意率90%;常规护理组85例患者满意,满意率77.3%,优质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102例患者家属满意,满意率92.8%,常规组96例患者家属满意,满意率87.3%.优质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服务护理模式骨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所以医院应采用优质服务护理模式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使患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2.
1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更显得重要,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并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在改善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郅军 《护理研究》2007,21(36):3368-3368
压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主要分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护士发现应用3M胶布代替传统纱布覆盖疮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在炎性浸润期表皮有水疱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并用碘伏棉签将庖内液体挤出后在疮面上贴上3M胶布保持干燥,无需包扎,一般1d疮面结痂,4d或5d干痂脱落,压疮痊愈。在浅表溃疡期时,可先用过氧化氢冲洗去疮面浓液,再用…  相似文献   
108.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常用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胃肠减压是将留置胃管连接负压引流器,利用负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内容物,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切口的愈合,从而改善胃肠壁的肌肉张力和血液供应,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现将我科76例胃肠减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需胃肠减压的患者7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岁。胃肠道手术38例,胆囊切除26例,宫外孕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未手术,置管2~4d。2观察与护理2.1插胃管前宣教:插胃管前稳定患者情绪相当重要,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均表…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36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发现宫颈癌20天于2006年11月22日在四川一家医院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前及术后行BP方案(博莱霉素+顺铂)化疗共5次,于2007年2月9日化疗结束,术后并行多次放疗。于2007年3月开始,患者出现咳嗽,曾行第1次胸片(2007年3月8日,集安市医院)示右侧胸膜增厚、粘连;第2次胸片(2007年4月6日,集安市医院)示,双肺纹理增强,以右肺为著,右下肺纹理略模糊,右肋膈角变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胸膜外手术结扎方法的疗效和优点,将3~14岁小儿动脉导管未闭73例随机分为胸膜外组40例和剖胸组33例,均采用动脉导管结扎方法。结果:2组患儿的年龄、动脉导管直径基本相同(P>0.05);但2组的输血率(P<0.001)、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胸膜外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创伤小、输血少、肺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